拉斐爾《睡夢中的騎士》木板油畫 17×17cm 1504年倫敦國家美術館
? ? ? 《睡夢中的騎士》的創作原因與發生在1503年的一些事件有關。拉斐爾為參加尤利烏斯二世任新教皇的盛典而在羅馬短暫停留。查斯泰爾認為,雙聯畫可能就是此期間,拉斐爾為羅馬貴族托馬索·博爾蓋塞的接任儀式而創作。
騎士
畫中的年輕騎士躺在馬鞍上睡著了,他旁邊的兩位少女似乎從夢境中走來。
雅典娜
左邊的少女穿著樸素,手拿長劍和書籍,寓意武士和學者追尋真理與事業的生涯,有研究者認為該位女子是智慧女神雅典娜。
維納斯
? ? ? 右邊的女子則衣著華麗,手中拿著象征俗世歡樂與愛欲但卻韶華易逝的花朵,研究者認為她是愛與美之女神維納斯。
? ? ? 事業與享樂之間的抉擇,讓人想到《希臘神話和傳說》中大力士“赫拉克勒斯的十字路口”:有一次,他坐著沉思,看見兩個高大的婦人向他走來。一個美麗、高貴而有禮貌,穿著雪白的長袍。另一個艷麗動人,她的雪白的皮膚搽了香粉和香水。
背景
? ? ? 有研究者表示,這兩個寓言性人物似乎并不是對立關系,兩個人物之間具有平衡的對稱性。作品中體現了當時佛羅倫薩地區所追捧的新柏拉圖主義式思想——靈魂的愉悅而不是身體的快樂。
? ? ? ?畫面以樹苗為中軸線:這可能是出于對新柏拉圖學說的理解,這意味著調和以及平衡。根據安德烈·查斯特爾的說法,這幅畫的肖像畫取材自人文主義學家布拉喬利尼于1417年發現的西里奧·普尼卡的詩歌。
《睡夢中的騎士》草稿
? ? ? 《睡夢中的騎士》的魅力在于構圖的理性與簡潔性,看似簡單,但富有深意。畫面中起到分割作用的幾個突出線條展示出平衡的美感,隨著遠處地平線,遠山若隱若現,山丘與沉睡騎士的身體巧合地呈現出相同的傾斜度。畫面的每一個細節都用一種刻意的“不經意”巧妙的展現在觀眾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