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知曉》|美麗世界的孤兒

圖片發自簡書App

以前最不喜歡到秋天,落葉,凄風冷雨,光禿的樹,灰黃色調,一派蕭索,心情陰郁。

天氣涼了,該看些溫暖的日劇來暖暖心了。

《橫道世之介》,高良健吾和吉高由里子無敵的笑容能夠讓世界都燦爛美好起來。

這個片,吸引著你不得不一口氣看完,根本停不下來。

而看完心情沉重,讓人想哭出來。

公號May and Cee看到一句,深以為是:“日劇的一貫基調都是告訴我們這個社會現實的冷酷和殘忍,但依然會傳遞出一種積極和溫暖的力量。”

可這個片,未免太虐心了一些。

關于把孩子困在房間里的電影,想起來幾部。

除了《房間》外,還有比如有著政治隱喻的《狗牙》,男權語境下物化女性封建思維推動下把青春美麗女孩關起來待價而沽奇貨可居的《野馬》,還有紀錄片《狼群》,年輕時是嬉皮士的父親告訴孩子外面有危險,硬是把7個孩子關在房間里14年不給走出去,幾個留著長發像印第安人的孩子,因為父母熱愛電影家里有碟片,看了幾千部電影,然后幾個孩子再cosplay, role-play自娛自樂,演的還是昆汀的《落水狗》、《低俗小說》,好像還有《蜘蛛俠》什么的,人家還把《絕命毒師》什么的都看完了,上班狗倒沒時間看。后來貌似被導演發現,拍成紀錄片。然后他們幾個孩子才得以接觸到真實社會,令人欣慰的是幾個孩子心智倒都還挺健全,并沒有脫離社會的感覺。難道是電影和劇的功勞?

回到這部片。一開始,地鐵晃啊晃,一個衣衫破爛,頭發長長的臟兮兮流浪兒模樣,半大不小的孩子,指甲蓋也是臟的,摩挲著一個玫紅色的拉桿箱,片名出來是《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

看完結尾我又回頭看了看開頭,夏日清晨,天知道那個夏日清晨發生了什么。

片子一開頭,一個還算年輕的長發女人,帶著一個神情淡定看起來挺乖的孩子。女人有了下眼袋,說話卻是一口嗲嗲的娃娃音,可能日本女人都這樣口音吧。

一切看起來很正常,她丈夫在國外,男孩上六年級,叫福島明,好學生,剛搬過來,拜訪房東,請多關照,尋常生活場景而已。

慢慢開始有點異樣。兩個大大拉桿箱,里面竟然裝著2個孩子。現實生活中,會有孩子藏在箱子里放大巴車貨箱,以便開車后爬出來偷別顧客的行李。

完了叫明又去車站接回一個較大的女孩,至此,四個大大小小、相貌各異的孩子:明、京子、茂和小雪,并沒有爸爸。吃飯時,媽媽說紀律,不準出去,不準去陽臺,違反會如何懲罰,特別是較淘氣的茂。

早上媽媽去上班了,幾個孩子各自把東西規整下:毛絨玩具、小鋼琴等,明去街上購物,小雪提醒她要阿波羅巧克力。

回來之后,做飯、洗碗、寫作業,一幅當家模樣。京子守在門口等著給媽媽開門。討論數學題,至此,除了沒有爸爸,還是一派生活的日常。只是晚上躺在床上,媽媽眼角流下不為人察覺的眼淚。

可是第二天醒來,生活還是繼續。一家人溫馨玩耍,給雪和京子梳頭。有著小鹿般眼神的京子怯怯提出想去上學,媽媽告訴她:你在學校不會快樂的,不用上學,你沒有爸爸,他們會欺負你的。京子落寞低下頭。

在陽臺上,曬著太陽,媽媽告訴明她戀愛了,明說又戀愛了。媽媽說這次別人對她是認真的,如果他真的想,遲疑,那么我們就可以住在一個很大的房子里,你們也都可以去上學,京子也可以彈鋼琴了。把4個孩子以及自己的命運交付給一個影影綽綽的男人,不禁讓人為他們的命運懸心。

一天早上醒來,媽媽留下一張紙條和一些錢,把家托付給明,就不見了一個月。家里房租水電煤燃氣一項項都是開支,數學題就是最實際的生活賬目。

錢很快沒了,坐地鐵去找開出租的父親借,父親說女朋友把信用卡都刷爆了,也沒錢,最后還是給了一張,說是最后一次。

媽媽短暫地回來一次,帶了些禮物,給京子涂了指甲,給男孩剪了頭發,就又走了,說到圣誕節回來。明去送媽媽,談到上學,終于說出媽媽自私,媽媽還說“我就不能過得開心一些嗎?” 可孩子們呢?是你把他們帶到這個世界上來的啊。

終于圣誕節,媽媽果真沒回來。幾個孩子蝸居房間自娛自樂。

小雪生日,要去車站找媽媽,背上媽媽給她買的可愛背包,穿上她喜歡的發聲的鞋子,明跟她約定要帶她看飛機。

明在孤獨中,艷羨渴望著同齡的朋友,可別人要上補習班,又嫌他家里有味道亂糟糟,最后被慫恿他偷東西時終于決裂,回歸一個人。又遇到同樣孤獨異類的她。

沒錢了,家里斷電停水,一個個孩子漸成流浪兒,家里也一片狼藉破敗,垃圾場一樣。紗希提出要去掙錢,拿到錢后卻被明拒絕,盡管她說她只是和大叔唱了歌。

有一天,明終于決定要帶大家出門,穿上久違的鞋子,一路拉手奔跑出去。音樂歡快雀躍,孩子們在陽光中跑跳,有綠樹有花草,有新鮮的自由空氣,是片中唯一一段的亮色。另一段音樂就是明被叫去替補打棒球時,舒緩平靜悠揚,是明的內心吧,快樂也是抑制克制的,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這種快樂只是客串的,并不屬于我,只是生活中偶爾的光亮罷了。

殘酷的現實依然繼續。這才是我的常態。

不像京子不切實際的幻想和不放棄媽媽回來的希望,明有著成年人的清醒冷靜。

終于有著天使般明亮眼睛的小雪還是從椅子上摔下站不起來了,奄奄一息。明尋求媽媽的幫助卻被拒絕,媽媽已經開始了新生活,電話那頭只有冰冷的嘟嘟聲,絕望。明握緊拳頭下了決心,從便利店偷了東西逃走。

小雪長高了好多,原來的箱子已經裝不下了。買了好多她最愛吃的阿波羅巧克力,帶上她的小熊,身子蜷縮著躺在箱子里。和紗希兩個人,拉著箱子,下臺階,坐地鐵,箱子里裝著她。

到了飛機場,箱子在一邊放著,兩個人用手,挖出一抔抔土。上次4個人出去,挖了土裝在塑料袋拿回家,在路上取了些花種,種在泡面桶里,長出了綠色的植物,放在陽臺上,試圖讓沉灰的生活有點色彩。把箱子放進去,一個小小的坑,明抓一把土拋上去,然后兩手放在膝頭,止不住地顫抖,抽搐。飛機在頭頂飛,小雪,哥兌現了“一言為定”的諾言。

朝陽又升起,又是新的一天。一輪旭日光芒萬丈,兩個人像剛從墳墓中爬出來一樣滿身土,面無表情地走在橋上,坐上地鐵。這個世界好像少了些什么,已跟以前的世界不一樣了。

又是4個人。明、紗希、京子、茂一起,茂在電話亭欣喜地找到一枚硬幣,跳躍著拿去給明看。

生活還有希望。

印象深刻的還有京子馬上眼淚要掉下來卻又蓄在心里的表情。最令人心酸的是茂泡面吃完后放進湯里的米飯,是京子摸索著媽媽寄的信封上的字跡和剝落的指甲油,是小雪長長的彩色蠟筆只剩下一點點和她畫的穿紅裙子的媽媽像,是桌面上只余留幾個硬幣,是小雪和茂緊緊地拉住明衣角的依賴。

想起在《Homeless to Harvard》,如果父母起不到監護權,社工會強制把孩子帶走。還據說,在美國孩子不能獨自呆在家里,已成法律硬性規定。不過這里面明也說了,以前也有過,糟糕透了,而且還會把他們4個分開。

現實生活中,這樣去追求自己生活拋開孩子的媽媽必定也不少,看那些百姓調解和尋人節目就知道。

還有我們新聞中那個南京虐童案的母親,比起這個,是更深更重的絕望吧。

有句話說:只要母親還在,這個家就不會絕望。小時候聽廣播劇記得一句“搖搖籃的手,托起這個世界”。想起初中時,有一段我媽不在家,家里的失控混亂無序局面。

還想起馬爾克斯小說中的女性形象,具有像中國傳統女性一樣的美德,不管男性缺不缺席,極力維轉生活,怎樣的廢墟上都能重建起秩序和希望。

而此劇中的福島惠子,顯然不具備這種能力。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