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聽媽媽說她常念叨的那位苦命阿姨,在五十五歲的年紀遇見了良人,準備一起走下去了,真心為阿姨感到高興。
這位阿姨,是媽媽的老閨密,年輕時和媽媽在同一所學校教書,后來不教書了,但是關系一直不錯。
中年喪夫,老年喪子,這樣的女人大概所有人都認為她命苦吧!每每說到這位阿姨,母親都忍不住感嘆!但是我卻一直覺得這位阿姨不是普通的女子。
記得幾年前,阿姨的丈夫肝癌住院,我和母親一起去醫院看忘叔叔的情景。
我想好的各種安慰阿姨的詞語,結果一句也用不上,阿姨邊在病榻前盡心盡力的照顧著丈夫,邊鎮定自若的和我們聊著天,沒有任何的慌亂。想象中病人家屬的滄桑和傷感在她身上完全看不見。
除過盡心的照顧病人外,阿姨自己也收拾的干凈利落,大概看到這樣的妻子,病人心里壓力也會小很多吧!
那位叔叔終究沒有好起來,于是阿姨在50歲的年紀失去了丈夫,難過和傷心肯定是有的,只是她并不曾沉溺于痛苦中不愿意走出來,生活還是要繼續。
失去了丈夫的阿姨,開始獨自經營丈夫留下的農資化肥店。一個女人經營哪樣的生意,困難可想而知,不過阿姨還是挺過來了。送貨卸貨這些體力活,干不了就出錢請人干,不會開車就讓親戚幫忙開面包車……
兩年后,在兒子所在的城市為兒子按揭了一套兩居室,交了首付,甚至交了裝修款。
她這么努力,大概是想讓九泉之下的丈夫放心,更讓獨自在大城市打拼的兒子不要有任何的心理壓力,不會因為失去了父親而對生活失去希望。
2
如果生活就按照這樣的節奏繼續也挺好,可是明天和意外我們永遠不知道哪個會先來。
某一天,當我得知阿姨那位剛剛大學畢業的兒子因為意外而去世了時,感覺自己的心似乎發生了痙攣,一陣一陣的疼。
我首先想到的是哪位阿姨該如何承受,三年內相繼失去了丈夫和兒子,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變成了她獨自一人。
聽說她曾不相信也不愿去面對這件事,也曾撕心裂肺的哭過,和涉事者鬧過,但是最終還是平靜的接受了一切,迅速的做了善后。
3
如果說支撐她繼續經營自家小店的動力是兒子,那么兒子的去世無疑讓她心灰意冷。
她也確實心灰意冷了很久,準備把店鋪轉讓出去,也曾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默默流淚,在每一個節日里暗自垂淚,抱怨世事無常和命運不公。
但最終這位阿姨終究從陰霾與痛苦中走出來了,接受了一切。也許是她把痛苦藏在了心里,或許是她明白了好好活下去才是對逝去的親人最好的交代。
阿姨曾對母親說,沒有了丈夫,失去了兒子,可她至少還有女兒,還有外甥。
人和人的差別其實不大,主要還是在心態吧!努力的從痛苦中走出來肯定比一直沉溺于痛苦中要困難許多,可也一旦走出來,未來的每一天都會比沉溺于痛苦中的那些日子要好。
4
沒有了兒子和丈夫,這位阿姨開始更多的關注自己,為自己活。
她每天用心的經營著小店,真正的把客戶當朋友 ,來她店里找她聊天的人多了,買東西的人也多了。讓她體味到了從未有過的成就感。
閑暇時間,她去買衣服做美容,以前舍不得買的衣服,舍不得花的錢 ,現在再也不會舍不得了,當生活把你身邊的人都帶走時,也許是為了讓你更好的疼愛自己。
跟著合作廠家組織的旅游團去泰國去韓國旅游,在她發給媽媽的信息中,我看到她穿著漂亮的披肩在鏡頭前恣意的笑著,宛如少女。給自己也給身邊那些重要的人買護膚品和化妝品。
健身、閱讀,一切與變美有關的事情,曾經沒有時間去干,現在終于可以好好體驗一把了,她的生活變的美好而充實,她整個人也似乎年輕了很多。
5
逝者如斯,而活著都人如何走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我見過一些因失去了丈夫而認為失去了天,從此郁郁寡歡,終于以淚洗面,再無正常可言的中年女人。
我也曾見過那些由于失去了孩子而發瘋的母親。可是喪夫和喪子同時被遇到的阿姨卻比所有人都豁達。
生活是自己選擇的,只有你自己變好了,身邊的一切才會跟著變好。所有的人內心也許都是向美向善的。
最近聽說這位阿姨談戀愛了,對方是一位退休干部,也是前些年才失去了老伴。
據說這位退休干部生活規律,人也勤快,每天給阿姨幫忙處理店里的事情,還給阿姨做各種好吃的,陪阿姨去跳廣場舞,也帶著阿姨去旅游。
很多人都說阿姨又找回了青春,阿姨笑說,我就未曾老過。
一些不了解阿姨的人說因為阿姨重遇愛情所以走出了陰影,可實際上是阿姨走出了陰影才能重遇愛情。
對于一個擁有強大自愈能力的人來說,外界的好只是錦上添花而并非雪中送炭。擁有固然很好 ,如若沒有,自己也可以把一個人的日子安排的井井有條。
這樣的女人,大概嫁與不嫁都能過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