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人真愛吃蒜!

汪曾祺老先生說:山西人真能吃蒜!我說:山東人真愛吃蒜!

山東人愛吃蒜,魯西北尤甚。炒蒸煎炸都要加入蒜末進行翻炒調味,更甚者,就連西紅柿炒雞蛋也要放入幾顆蒜瓣充充派頭!

蒜,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味辛辣,古稱葫,又稱葫蒜。以其鱗莖、蒜薹、幼株供食用。可別小瞧這一枚小小身量的蒜頭,糖醋蒜、青蒜、黑蒜等等都是它的衍生品;蒜黃、蒜薹、蒜苗可都是蒜家族的親戚。

北方人口味重,不愛吃甜。這就給蒜的“入侵”提供了一絲機會。猶記有一年二姐姐在無錫背回來幾包醬排骨,雖說是醬排骨,卻是酥甜入骨,軟爛甜膩。我們這一大家子,著實吃不慣!母親見著沒人吃浪費,索性把醬排骨外面包裹的湯汁皮凍洗了去,熱鍋冷油,把蒜切入一個小塊一個小塊的,炒制金黃,蒜的香氣飄然入鼻,倒入洗好的無錫醬排骨,加入老抽、八角、翻炒出鍋。可是神了!竟然活生生的把無錫的典型口味硬是被蒜香掩蓋了!

其實,90年代的時候,甜味著實好吃且奢侈,那時候家里窮得叮當響,甜的味道是一種生活的獎勵品。煎餅里撒上一行晶瑩剔透的白糖,一口咬下去,香甜和麥子的香氣完全融合,當真是一段大餐級別的享受。那時候,村里的人都舍不得吃糖,只有家里孩子考試成績好,才會被獎勵這么一頓甜味盛宴。如今,人的口味越來越挑剔,蒜逐漸取代了糖的奢侈。

我們家有個吃蒜的獨門秘方,或許不是獨門,網上一搜一大把哈哈哈……只是這吃法著實是自己琢磨出來的,斷然沒有抄襲網絡。兩瓣蒜剝去外皮,露出它雪白雪白的肌膚,幾刀下去,滾刀塊已然形成,放入碗中并加入少許味極鮮調味。鐵鍋燒熱,倒入少量花生油,待油鍋冒煙,油已經燒的極熱,猛地把油潑灑在蒜上,熱油遇到醬油,發出刺啦刺啦的悅耳聲音,頓時蒜的香味就席卷了整個屋子。無論是用來沾著寡淡無奇的青菜,還是用來拌一拌白水面,都能吃得津津有味。

我有一年從江蘇坐高鐵回山東,列車剛行駛到徐州地界,車廂里就能聞見大蒜的香氣啦,我猜如果是幾個溫暖賢淑的南方姑娘,怕是受不了這等封閉空間的一股蒜味吧哈哈哈……

在家里吃飯,父親注重養生,常常炒菜不放任何調料,我媽嫌棄難吃,卻又沒得辦法。

此時,我若在身邊,母親定要說上一句:這菜咽不下去,一點味道都沒有,給我拿頭蒜去!

一瓣蒜很小,氣味卻濃郁,不比辣椒辛辣,也不比香菜特殊。小小的切下一點,味道就能在空氣里散發出來。用蒜制作出來的咸菜也是一絕。

我們家的咸菜有點特殊,商店里買不到,至今我也沒在商店里看見過。摘取樹上的香椿芽,取當地的青椒,切成末。倒入味極鮮、米醋少許,放上蒜末,浸它半個時辰,此時就可以開吃了。簡單易做,價格低廉,但它是我們家頓頓離不開的美食。

有次去到山東煙臺的一家飯店吃飯,菜還沒上,服務員卻先上來一碟蒜。每人一碟,一碟中有七八個蒜,臨走時,服務員還特意告訴我們:不夠的話再去前臺自己取!我和友人們不禁感嘆:好一個喜歡吃蒜的飯店!

一口煎餅,一口蒜,無論是大魚大肉還是清淡蔬菜,山東人都能在蒜里得到一個世界。

吃餃子、吃泡面、吃面條、吃煎餅……無論吃什么,哪里又能少得了蒜呢?

這么說來,山東人是真愛吃蒜吶!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