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從南方寄來一種叫仙草的草藥,應是某種植物的根莖,最外面有米黃色的外衣包裹著,剝開后,里面微微泛綠。長度大概四五十厘米,粗細比筷子更細,一節一節的像很粗的節節草。
折斷后同排骨一起燉,咀嚼有黏膩感,而湯甚清。味甘淡微咸,甘生脾,脾能液,故其概能生津止渴。其他功效不甚明了,大概清熱解毒。
后幾日,從一個云南的朋友那兒得知此是石斛,鮮石斛可食,亦可曬干,磨成粉末,易于保存。
石斛又名仙斛蘭韻、不死草、還魂草、紫縈仙株、林蘭、禁生、杜蘭、千年潤,一種植物竟有如此多頗有仙氣的名字,大抵確實是不凡的。
查得石斛確有益胃生津,滋陰清熱的功效。石斛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的記載最為完備,盛贊鐵皮石斛:“?強陰益精,久服,厚腸胃,補內絕不足,平胃氣,長肌肉,逐皮膚邪熱痱氣,腳膝疼冷痹弱,定智除驚,輕身延年。益氣除熱,健陽,逐皮膚風痹,骨中久冷,補腎益力。??????”
石斛花亦優雅可愛,氣味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