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SON:同學,我可以幫你解決問題嗎?我是來解決問題的,我保證不會批評你的,你可以相信我嗎?我一會說出來的建議你可以聽,你也可以補充。(我們之間的關系是平等,我接下來給孩子的方法不是命令式的,而是互相討論式的)
學生:可以(孩子聽完之后還是挺平靜的)
JASON:“當你遇到問題時,你又不能解決時,你會用什么方法去面對?”
學生:打啊!
J:為什么選擇這一種方式呢?為什么不是和他溝通呢?
學生:我又說不過他們,那我只能打了。(孩子的目的是解決問題,出發點是沒有錯的,只是在沒有更好的選擇的時候,孩子會選擇最直接的方法,在他們的眼里也是最有效的)
J:那你不怕你在這個過程中,你會受傷嗎?你擔心媽媽會傷心嗎?
(您覺得是哪方面的原因讓孩子選擇了這種方法???)
學生:不會啊,有不會受傷,平時爸爸媽媽也是這樣對我的,在我犯錯誤的時候,爸爸媽媽打我也不會受傷。(孩子受家庭的教育方式所影響,爸爸媽媽當時是沒有注意到這會給孩子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
J:那你覺得在打架后,問題得到了解決嗎?(不要直接去批評孩子)
學生:好像沒有,更加嚴重了。(孩子會反思)
J:那你以后在遇到問題的時候還是像現在一樣現在打這種方式?
學生:不想,但是我也沒有更好的方法去解決。
J:那我現在給你一些建議,希望對你以后有用,可以嗎?
學生:可以。(孩子其實也想去學習不同的方法)
J:在遇到問題時,你第一個會想到是誰來幫助你?
學生:爸爸媽媽。(孩子的潛意識)
J:很好,不錯!那我們如果在學校遇到問題時,我們應該第一個找到誰來幫忙?
學生:學校???老師。(在不同的場合用不同的方法,爸爸媽媽不能時時刻刻的在身邊)
J:對的,不錯!在學校時我們除了找爸爸媽媽來幫忙,找老師來解決時最有效的。
J:那如果剛剛好老師和爸爸媽媽都不在身邊時,我們應該又該怎么辦?在場的只有你和發生矛盾的人,你再想一想我們應該先做什么?
學生:都不在身邊,那我應該先和當事人溝通,看看能不能我們自己解決。(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J:好棒!!!!對的,我們在遇到問題時,我們應該先自己去解決,自己去面對,如果自己的不夠解決的話,那怎么辦?
學生:自己不能解決的話,可以去找爸爸媽媽和老師幫忙。
J:好棒,不錯。那老師再問你一遍噢,看看我們的昱嘉有沒有好好的記住我們在處理問題方法與方法的順序。
學生:記住了,當遇到問題時,應該先自己以溝通的方法解決,然后再找老師,最后是找爸爸媽媽解決。
J:那昱嘉現在有了三個方法,還會去選擇打架這種方法嗎?
學生:不會了,因為就算打架了也解決不了問題的。
J:好棒!!!正確。
比批評更有用的是引導,孩子也不想用一種大家都不認可的方式去解決事情,而是當時他們也沒有更好的方式去解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