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站在依舊車水馬龍的縣醫(yī)院門口,目光所注視的,正是R想念了許久的人離開的背影,這個人,R終于下定決定來見一面,因為R知道了,過了一年半的時間,自己喜歡他,還是那么地無可救藥。
1.
R和G是高二認識的,因為他們的高中是實行高二分文理科加分班之后,不再進行新的調(diào)整的制度,所以自然而然地,他們做了兩年的同學-前后桌和同桌。
R和G熟絡起來是在高二下學期,一次班級調(diào)動,G被安排在了R的后桌的位置,從此G就發(fā)揮了敲敲前桌的背就可以問問題的技能,就這樣一來二去的,G好像挺信任R的,在年級進行英語和語文聽寫競賽時,G極力挺R,拍拍R的背在全班面前說:“不怕,我們班有R呢。”可是G不知道,他這樣的舉動,對于一個性格內(nèi)向,告誡自己必須好好學習,一點分心的事都不能做的女孩子來說,很暖心,也很特殊,甚至,那一刻R覺得,G那放在肩膀的手,好像就這么把自己的心拍漏了兩拍。
2.
高三如期而至,R和G在自由分組中選擇了留在同一組,就這樣開始了高三緊張的學習生活和必須與躁動的荷爾蒙做斗爭的漫漫長路。做不完的數(shù)理化大題和煩悶的天氣給R造成了心理上的煩躁,似乎這樣的天氣根本就不適合人有絲紋的運動,更別說靜下心來做題了。G趴在R的左邊的桌子上玩弄著桌上的厚厚的書摞,坐在中間的R借口說自己想上廁所又懶得去和右邊的同桌無聊地說著話,G突然轉(zhuǎn)過頭來說:走吧,我陪你去。那一段2、3分鐘的路程,對于R來說,短暫卻無比幸福。
R知道,自己已經(jīng)喜歡上G了,可能他的一瞬間的溫柔只是他的慣有作風,或者說他只是把R當成可以問問題的同學,又或是同樣無聊所以提出陪她去,無論怎樣,G或許以為的風淡云輕對于R來說已然是驚天動地了。
高三最后一節(jié)晚自習,R約G去操場上聊聊,很平常,沒有壓抑許久破涌而出的告白,沒有甜蜜而痛苦地對G的傾訴,甚至沒有一句G對于R來說很重要的話語,只有互道高考加油,轉(zhuǎn)身再見。可這一轉(zhuǎn)身,R明白了,以前因為學習不能分心所以不能和他告白,以后也因為不能去同一所大學不能在一起,所以,無論如何,那句沒說出口的喜歡永遠也不會被提及了,R終于是要學著忘記G了。
3.
一年后。席卷而來的想念占據(jù)了R的大部分空余時間,R只有讓自己忙起來才可以暫時不去想G,因為怕打擾G,R從有聊沒聊喜歡給G發(fā)消息到覺得自己死皮賴臉所以哭著刪掉G的聯(lián)系方式,經(jīng)過半個學期,夜里無數(shù)次夢見G、見到的每個像G的人都錯以為G真的出現(xiàn)了,希望、失望,想念、掙扎,添加朋友、退出界面,R覺得,再不見G或許以后都沒機會了,所以鼓起勇氣再添加G為朋友,然后拼盡全力去見他一面。
……
R現(xiàn)在依舊車水馬龍的縣醫(yī)院門口,看著G離去的背影,這一次,R會靜下心來著健身、考研。健身,因為他酷運動,學習,因為她必須變得更好,有一天,會站在G的面前,告訴G:“我喜歡你,可以做我男朋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