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沒有精度,只是碎片化式閱讀,但還是有值得分享的部分。先來張思維導圖
1.
“貧窮”絕不僅僅意味著缺錢,更意味著自己沒有辦法跟那些幫助你成功的人有任何聯系。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萬萬不能,這沒錯,錯的是把錢看得太重,那就是真正的“貧窮”。雙引號目的可理解為思維層面,不是說我就很有錢,充大款,而是覺得先要找到跳出自己思維僵化的怪圈。
2.
真正的關系是如何想辦法讓其他人更成功,在于努力地去“付出”,而不是“索取”。
3.
雙贏成為網絡化世界中的必然結果。在高度聯結的市場,合作正逐漸取代競爭。其次,現代商業是人的事業,由人們來驅動和決定,其本身并不是管理事務,而是管理相互的關系,Uber和滴滴就是雙贏的最好例子,一支獨大的壟斷或許不如以小博大的合作,至少我這么覺得。
4.
你不能老靠“別人為你做什么”贏得信任,靠的是“你能為別人做什么”。
5.
在一個相對新的知識和研究領域,才有機會成為一個專家,而且這個新領域將會有非常大的需求量。在pc端時代能夠敏銳察覺移動互聯時代并站在風口處,現在就是坐享紅利。下一個風口多數認為是人工智能,需求量也大,會不會是個機會?
6.
制定目標最關鍵的是把他們養成習慣。比如,先制定個小目標,先賺個1億(不是我說的),然后養成習慣,就可以做首富了。
7.
一個沒有寫下來的愿望僅僅是個夢想。寫下來后,它就成為一個承諾,一個使命。
8.
內向,外向的人喜歡和自己同類型的人交往,在于他們下意識地肯定了自己和對方的行為方式。潛意識這東西,很隱晦,但就是可以在決定前的一秒引導自己完成接下來的動作。
9.
人最深層的本性就是渴望被他人欣賞。沒錯,我分享這本書,碼下這些字也是渴望被閱讀到這里的每個你欣賞的(害羞)
10.
兩個人友誼是否深厚,并不取決于兩個人在一起度過的時間長短,取決于這段時間的利用質量。
11.
當自己和他人在一起做喜歡的事情時,可以更多地了解對方。畢竟很多時候,一個人常規的行為方式是可以通過共同愛好發掘的,比如球品可以看人品,這是真的,至少我這么覺得。
12.
食物是人際關系中最好的破冰之物。 這兩個字,在這個點,有點尷尬...
一兩元都是愛。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