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休息的很多時候習(xí)慣捧一本書。
可能是悲劇,也可能是喜劇;可能是自然科學(xué),也可能是社會科學(xué);可能是小說傳記,也可能是科普讀物;可能是現(xiàn)實題材,也可能是科幻神話。無論是一本什么樣的書,他的情緒都會隨著文字跳躍——有時候會“咯咯”笑出聲來,有時候沉思默然不語,有時候緊鎖眉頭,有時候一臉甜蜜。
由此我相信他已經(jīng)沉醉在文字里,那些文字肯定會在他腦海里堆砌和雕琢起一個又一個場景。可能是名山大川,可能是汪洋碧波,也許是星辰變幻與時光穿梭,抑或是戰(zhàn)爭加上斷壁殘垣,也說不準(zhǔn)看到了鷹擊長空與魚翔淺底,大概還有山花爛漫與戈壁荒灘。
——那天他問我剛剛看完的一部長篇里寫的是不是真事,又問起那個國家的歷史背景與現(xiàn)實,地理位置和宗教政治。
已經(jīng)過去的這個暑假對于他來說印象最深的應(yīng)當(dāng)是旅行,而旅行就像一本書。在北上西行的飛機上觀云海,看那枚碩大而銀白的月亮;在緩慢南下東行的列車上,他看到的形形色色的各個階層人們的狀態(tài),結(jié)識并與原本陌生的伙伴們眉飛色舞地聊天。閱讀了江南的翠色、華北平原的無垠、山脈丘陵的起伏、戈壁草原的空曠和悠然廣闊的海平面;在隱沒西北險峻崇山峻嶺的石窟和城市的博物館里看到了歷史文明,在狹仄的柏油路旁邊的小店里品嘗過土生土長的大碗燴面或是羊肉臊子面,在近乎筆直的陡峭石階上獨自拉著鐵索和鋼釬上下而不再扯我的衣角,在綿延的沙漠腹地騎著駱駝悠然自得,而后坐在沙堆上把玩、感受和品味沙子的性格,獨自在空曠的候車室里看著行李依舊處之泰然。在平遙古城的客棧和城墻上他興趣盎然,西北的那個小村子里的小院以及磚房里的土炕上也和哥哥姐姐,還有長輩們交談甚歡;在姑奶奶的葡萄地里剪下一串如瑪瑙的葡萄,品嘗勞動的甘甜……
并肩走在或者陌生或者熟悉或者摩肩接踵或者人疏車少的街道上,他的手又自然而然地和我的手牽在一起,時不時的和我交流一下對看到景物人的看法——那一刻,那一條街道也像一本書。
暑假已經(jīng)結(jié)束,每個新開始的學(xué)期對他而言,也是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