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很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
這是作家木心的一首詩,任何人和事的發展都需要時間和過程,慢慢走過,慢慢完滿自己的人生。
在當今社會,作為一名小學教師(在一所農村小學任教語文),我深深體會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每個孩子的生命都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需要空氣,水和土壤。在時間的洗禮下,慢慢綻放,守望關愛。
隨著經濟發展和時代進步,單親家庭和留守兒童越來越多。他們常常感到孤獨、憂慮、失望,得不到父母以及家人的關愛,往往情緒低落,性情浮躁,性格孤僻,冷漠。與此同時,社會中出現的諸多現象,也讓老師手足無措,對于特級教師黃侃女兒自殺事件,引起了輿論以及教育界的極大關注;還有八歲男童因未寫完作業受到家長斥責,而輕生自殺。
諸多的現象引起我的反思,作為教師,到底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和學生,怎樣解決他們內心的問題,引領他們做個幸福的人。案例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況
呂洪濤,13歲,四年級的學生,是我班一名尤為突出的“學困生”、“問題生”。
二、學生的問題行為
學生很調皮,上課不專心聽講,常做小動作,注意力不集中;課堂作業、家庭作業拖拉,經常不能按時完成,且作業質量差,錯誤較多;成績差,各門功課測試都不及格。行為習慣不好,愛撒謊,下課惹事生非,經常和其他學生發生矛盾。
三、原因分析
通過家訪,我了解到呂洪濤的父母離異,跟著爺爺奶奶生活。他父親已娶新妻,單獨過日子,沒有時間照顧他。他的親生媽媽離得較遠,沒有撫養權,整日工作忙碌,只有假期接孩子住幾天。由于缺失家庭的關愛,養成了很多不良的習慣。父親常年在外打工,很少回來看他,對孩子的關愛也少得可憐,孩子一旦犯錯非打即罵。由于父親的文化水平較低,加上爺爺奶奶年齡較大,農民出身,文化不高,對孩子的學習不管不問,造成孩子對學習喪失興趣和信心。老師布置的任務不能完成。在家庭環境的熏陶下,對他的心里造成了傷害,四年級的學生什么道理都明白,叛逆期來的有點早,但我相信,好的德育需要關愛,需要時間療傷,需要走進他的內心,他的精神世界。
四、輔導策略
1、鼓勵教育,喚醒內心
基于對他的一點了解,我讓他做我的助理,每天下課就去我的辦公室,協助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接觸中我發現呂洪濤也是有進步要求的,也希望別人認為自己是一名好學生,他的淘氣只是想引起老師的注意。因此我在課余時間經常有意無意的找他閑談,上課時從不公開點名批評他,發現他有所進步及時表揚,在上課時經常用眼神來鼓勵他,還經常對同學說:“看,呂洪濤今天的作業書寫很認真,有進步!”“呂洪濤同學的數學作業寫得不錯,六道題全部算對,真為你高興?!睂τ谶M步大的同學我會頒發表揚卡,寫上祝?;蛘呤枪膭畹脑捳Z,每周一次的評比記錄表上,都能看到他進步的表現。
對于作業的布置,我盡量少留,并且讓他們在課堂有限的時間里完成,語文作業也開啟了新的模式,寫詩般的節奏,每天打卡練字,做好記錄,他的字在一天天中寫得工整,并得到評語“優”,有時還會附上我贈送的名人名言,鼓勵他,提升他的幸福感。
2.家校溝通,促進自信。
沒有多少人能像蓮一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呂洪濤自信心缺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環境與方式。因此,我經常與家長聯系,詳細地分析了他在校的表現及其各種原因,共同商量解決孩子不良心理狀況的辦法,讓其父親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責任感,使這個不完整的家庭也承擔起教育孩子的重任。還聯系到他的母親,說服她多用一些時間回來看看兒子,多關心他,盡到一個母親的責任,不要讓家庭關系而毀了孩子。經過多次推心置腹的交談,終于使他們接受了我的建議。由于家庭與學校的共同努力,孩子的心理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開始喜歡學習,成績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他從中得到了滿足,增強了自信。
3.尊重孩子,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因為家庭里少了和睦溫暖,多了訓斥和打罵,或是失去了母愛,多了孤獨,令他的心靈常覺得自己不如別人,甚至敏感對待周圍的人和事,不愿與別人交往,以故意搗亂來排解心中壓力以尋求一種心理平衡。同學們都不愿意和他玩,課間只有他自己,面對他的這種狀況,我的教育以保護孩子的脆弱易傷的自尊心為出發點。我在“團結友愛”為主題的班會上,提出一個要求:就是所有同學都要一起玩耍,不孤立任何人,每個人都是班級的一份子,大家走到一起并且要一直生活六年,真是天大的緣分,希望不要辜負這片深情厚誼,同學們且行且珍惜。每個人身上都有弱點、缺點,也有優點,希望同學們多看到別人的長處,取他人之長彌補自己的不足,有些同學雖然學習上不如你,但是人品很好,除了學習以外的事情他們都做得很好,比如熱愛班級,值日很認真負責,愛護班級公物,還有自己的特長,繪畫等。我會在各種合適的場合鼓勵表揚,多建立他在同學心目中的好形象,慢慢改變他的不良習慣,呈現他閃亮的一面。
4.召開主題班會,激發對生活的熱愛。
蘇霍姆林斯基說,自我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為了使他學會自強,我組織了一次次主題班會,如,《面對困難和挫折,我……》、《我要堅強》、《我們有個大家庭》……。在主題會中,孩子們熱情洋溢地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說,面對困難和挫折,我要像張海迪姐姐那樣發奮學習、努力進取,做一個有用于社會的人;有的說,在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我要勇于面對現實,不屈不撓地戰勝它們,做一個勇敢的人;有的說,我們的班級就是我們的大家庭,我們是兄弟姐妹……。通過有教育意義的活動,引導他煥發起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強其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同時在活動的過程中,他也體會到同學們的關愛,從原來的不喜歡他,變得慢慢接受新的高梓航,也贏得他在班級集體的位置,內心觸動,下定決心一定好好學習,不給老師和同學添亂。
最長情的教育是陪伴,最走心的教育是挖掘學生的內驅力,進行自我教育。新東方教育創始人俞敏洪說,一個人的命運,有一部分是固定的,另一部分是靠后天的勤奮和努力改變的,而在這方面,教師的鼓勵會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我們作為教師,不要吝嗇你的夸贊,要慢下來,靜下來,與學生一起成長,或許一個老師得到的回報可能在三十年以后才會出現,但最重要的回報是看到自己的學生成才,為社會做出貢獻。讓我們一起思考,一起改變教育理念,一起引領孩子們做個幸福的人,至少讓他們在學習上做到樂且不憂,做個身心健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