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七夕東方情人節,一年一度,因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而變得膾炙人口,也因我們這代人的浪漫需求而變得熱鬧非凡。每年此時,大家都會感嘆:熱鬧的節日,熱鬧的朋友圈。其實這樣的情況,我倒覺得很新鮮,正好借鑒下。我覺得無論節日形式如何變化,只要節日主題不受影響,節日的文化內涵,便依然存在。如今,在我們自己國家的節日里,去探討我們中國式愛情,似乎更有現實的價值與意義。
我記得我爸媽當時的愛情是,簡單純真的,聽我爸爸說他結婚的時候是用自行車帶著我媽回家的,我爸爸給我媽媽的定情信物你們知道是什么么?是一個他自己用柳樹編的一個手鏈,這時候想想都很拉風呢。不經感嘆以前的愛情,大多是低調的、含蓄的、不輕易表露的,如今的愛情是高調的、奔放的、可以時刻曬幸福的;以前的愛情,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今的愛情,幾乎不會再受到類似的約束。
為什么不會受到約束?因為一個擺在眼前的事實是:如今的愛情更加自由、更加獨立了。這背后的愛情觀,真的從來都沒有是非對錯之分,當然也沒有高低好壞之別,這些都只是不同社會背景所自然而然表露出來的東西,他們真實,也會是虛假。但事實上,無論中國式愛情如何嬗變,有一些東西卻是亙古不變的,這些都是幾千年傳承下來的早已深入我們的骨髓,成為我們文化血液的一部分,比如“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比如“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對待愛情這點,我隨我爸媽,也是不太喜歡表露?;蛘呤且驗槟贻p的不諳世事,很跳,總感覺自己很牛逼,不屑一顧。還記得我爸媽點了我一下,說我該談戀愛了。我回了一句,你們也不沒談過戀愛么?這事情我不會啊。我爸我媽聽了我這話急死了,說我大學這些年黑墨汁白喝了。確實心態不一樣,當局者迷吧。因為確實自己還不夠優秀,或者說是還不夠沉穩。戀愛這東西,是得小心翼翼的呵護的。
As we all know,愛情里不只有鮮花、詩歌、陽光,更多的還是柴米油鹽、生老病死。從最初的浪漫主義,回歸到最終的現實主義,或許就是一個浪漫愛情故事的全部劇本。來得了浪漫、受得了現實、度得過磨難、經歷過痛楚……這樣的愛情劇本是完美的。
至于七夕嘛,人家情侶怎么過,那是他們的事情,我無權干預,也無權打擾,自己生悶氣那就是他么的傻吊的存在了。別急,戀愛和面包都會有的。
還記得有句話說的很好,愛情里面最好的狀態是剛剛好,愛情里面沒有什么天道酬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