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單身未婚女青年,說起二胎這個話題,似乎比較遙遠,但其實,身邊也確實有一些讀完初中就出來工作的同學生完二胎。關于生育,關于二胎,我覺得90后與其他年代的人有著不一樣的看法與思考。
1、拼命一搏的60后和70后
1960年到1979年出生的人,現在處于37到56歲之間,盡管有風險,但還有生二胎的能力和希望,而且他們的思想里還存在著“多子多福”、“養兒防老”這樣傳統的思想,當年計劃生育政策逼得他們只能生一個孩子的遺憾到現在依然存在,好不容易開放了二胎政策,簡直是拼死拼活也要再生一個,以完成他們的心愿。
2、被政策坑慘了的80后
80后是中國的第一代獨生子女,現在的年齡處于27到36歲,是生育的黃金時期,同時也是拼搏事業的高峰期,是目前社會的中流砥柱。大部分的獨生子女組成家庭以后,兩個年輕人照顧著四個老人家,有的甚至是六個或者八個,還有一個孩子,沒有兄弟姐妹的分擔,沉重的家庭負擔已經讓他們喘不過氣來,可是上一代人把沒有完成的多子愿望轉嫁到他們的身上,上一代人只有一個孩子的遺憾,想讓他們來彌補,于是就看到眾多“婆婆逼迫兒媳生二胎”等等雞飛狗跳的鬧劇輪番上演,可憐的80后扛不住家庭壓力再要了一個孩子,從此肩上的擔子就更重了。
而我們90后,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接受著良好的教育,三觀端正,自信滿滿,對目前社會上的熊孩子深惡痛絕,正因如此,我們對于孩子這個問題有著更清晰的認知。
最"老"的90后也不過是26歲,初入職場的我們尚未站穩陣腳,工作不穩,收入不定,別說養孩子,就連維系一個家庭都有著或多或少的問題,甚至,我們還都只是一個孩子,如何能夠肩負撫育下一代的任務與使命呢。老一輩的人總說,先生出來再說,可是,在我們沒有辦法保障自己的情況下,我們如何去提供最好的資源給孩子呢。
90后接受教育的水平普遍較高,對于婚姻和家庭有著更成熟的認知,孩子是愛情的結晶,我們都希望能夠為他們提供最好的環境、最好的生活、最好的教育資源,而不是草率地把他生出來,讓父母去帶。養育孩子,需要大量的時間與精力,而處于事業起步階段的我們,精力有限,既要拼搏事業,照顧家庭,還要養育孩子,這對于步入社會幾年的我們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因此,我很討厭有些人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對我們指手畫腳,說,你一定要早點生孩子,你一定要生二胎。
為什么呢?我的人生,我的婚姻,我的生活,為什么別人要來說三道四呢?
在我看來,我希望找一個合適的人與我一同走進婚姻,與時間無關,絕不將就,而走進婚姻之后,如果條件尚不成熟,我會希望我們在身心和物質條件都做好準備的情況下再迎接孩子的到來,給他幸福的生活,至于二胎,當然我不排斥,只要我們的條件允許,我很樂意多一個孩子與我們一同看世界,但我不希望是在道德綁架的情況下把他帶到這個世界來,他的到來應該是充滿愛和幸福的,而不是在眾人的指責聲和逼迫下匆匆而來。
看到那些接近50歲的叔叔阿姨在努力地拼二胎,不能否認母親的偉大,然而我卻覺得,這并不是一個成熟的舉動。
一般人的50歲,事業發展的中后期,孩子處于16-18歲之間,供書教學的"任務"即將完成,工作也相對輕松,其實正是四處游玩享受的好時候。
但如果此刻要生育二胎的話,身體早已過了孕育生命的最好時候,請問這個風險你確定能夠承擔嗎?俗話說,生孩子如同在鬼門關走了一趟,而此刻您的身體機能早已不如從前,極度容易因此產生新的問題,你確定做好準備了嗎?現在的你50歲,可是你55歲就得退休了,你老公60歲也要退休了,可您的孩子才10歲,還在讀小學,你卻已經沒有了收入,您要如何供他讀到大學?如果您把這個責任推給大孩子,您可曾想過,大孩子也有他自己的生活,有他自己的家庭,有他自己的孩子,這樣無疑是要他再養一個孩子,您考慮過您大孩子的感受嗎?
諸如此類很實際、很普遍、很殘酷的問題擺在面前,您真的考慮過了嗎?就這樣把孩子生出來,我認為這是對兩個孩子都不負責任。孩子生了出來,是要教、要養的,如果只是為了圓所謂的愿望而生二胎,這樣真的合適嗎?
當然了,以上的看法僅僅是代表我個人的看法,并不能代表所有的90后。只是近期被道德綁架過后引發的一些思考而已,還是那一句,孩子生出來是要對他負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