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敏感、善良、要強、缺錢
這是我給助理娜娜的標簽,她的長相、家庭都和她的名字一樣普通:
25歲的農村姑娘,大專的專業是商務文秘,沒有男朋友,父母務農,體弱多病,還有個同樣瘦弱念初中的弟弟。她自己一個人到城里租房、工作,其他家人都在農村老家。整個家庭除了有少許農作物的收入,她微薄的工資成了最主要的經濟來源。
01
我調娜娜到人力資源部工作時,她已畢業一年多,做了幾個月的會計和客服工作。那時的她像獨自取暖的刺猬一樣,好像要永遠待在角落里,不主動與人溝通,別人對她提出一點點質疑,哪怕只是個玩笑,她也要情緒激烈地反駁半天。
她的工作剛開始經常出錯,我說她一句,她能解釋三句,每當這時候,我就安靜地看著她,她的眼神和我一接觸就又馬上躲開。通過一次次的溝通交流,信任也逐步建立了起來。
她說,她之前因為太軟弱受到過傷害,所以要讓自己變得不那么容易受人欺負。受到過的傷害她不愿意說我也沒有追問,我只是反問她:你覺得現在的自己強大嗎?她給了否定的答案,我接著說:真正的強大是由內而外的,不是通過語言的對抗就有的,它首先源自于內心的自信。
02
知識具有對自信心建立的強大驅動力。
娜娜認可了我的話,也開始照我教的方法做職業規劃,在會計和人力資源管理這兩個職業中她經過反復對比最終選擇了把人事工作做為自己的職業方向。
我給她列了書單,讓她建立起自己的知識體系,她信心滿滿的從公司圖書室借了書抱了回去。
一個月后,我問娜娜讀了多少本,她有些慚愧地說一本還沒讀完,她說她讀書的時候要么沒讀幾頁就犯困,要么走神,讀了半天不知道內容。
從自卑到自信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從一件件小事中慢慢積累。我讓她只留下一本書,把其它書都還了回去,還是讓她一個月讀完,到期后我檢查她的讀書筆記。
從一個月能讀完一本到兩本、三本,如今,她已養成了讀書的習慣,人力資源管理的知識體系也已形成,工作由被動變為主動。
03
一段時間后,她與人交流自信了一些,但從眼神的躲閃中仍能看到自卑的陰影。
我們公司每周都有全員早會,我便安排她主持,沒想到這次她竟痛快答應了,眼神里閃現的是痛下的決心。
第一次的主持效果可想而知,她一直退到會議室的舞臺后面背靠著墻,雖然提前把臺詞都寫好,仍有好多次冷場,即便有話筒,聲音還是細若游絲。幸運的是,所有同事都對她很包容,也通過掌聲給了她很多鼓勵。
早會結束后,我鼓勵她,也幫她分析不足,提出改進方法,并持續讓她上場。終于,她一點點改進,主持變得游刃有余,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通過公眾場合的表演可以較快速地建立起自信,但前提是自己要有足夠的勇氣和決心走出心理舒適區。
04
正當娜娜漸漸變開朗的時候,她父親突然病倒了,雖經治療站了起來,但基本喪失了勞動能力,加之她母親常年不斷藥,家庭的經濟情況更是雪上加霜,一個家的負擔似乎都壓在了她柔弱的肩膀上。
娜娜又開始自暴自棄起來,她埋怨自己的無能,痛恨自己不能替家庭承擔更多,一提到母親就止不住地流淚。而她弟弟也因為缺乏父母足夠的教育引導,一樣的自卑、孤僻,她把照顧不好弟弟的責任全攬到自己身上。
我無力幫助她的家庭,只能在工作中去鼓勵她停止抱怨命運的不公,告訴她她畢竟才二十幾歲,還有大把的時間去改變目前的境況,可她卻總說她等不及。那等不及又能怎樣呢?你一個資質平平的女孩子很難有富人看中,你又有什么資源可以讓自己一下子富有呢?只能一步一個腳印的給自己走出一個未來。
05
娜娜消沉了一段時間終于又再一次振作起來,她說:真正的堅強不是別人指責你時激烈地反駁,而是在你有一萬個理由讓自己抱怨時,仍能守住自己的內心不消沉,去做該做的事。
本周三,人力資源管理師三級的成績出來了,娜娜順利通過,下個月她還要報名專升本考試。按照公司的規定,她可以漲一級工資,而她未來職業生涯的道路也將越走越寬。
成長和變老一樣,是一件最急不得的事情,但仍有一些做法可以讓我們加快成長的步伐。
娜娜這幾年進步很大,這離不開她身上一些潛在的特質:敢于正視自己的缺點,能夠以空杯心態來接納別人的建議和指導,最重要的是,她愿意放下自己的消極和抱怨,開始對生活的思考和領悟,形成內驅動力。
在生活發生質的飛躍前,我們最需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該做的事,給成長一點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