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暑期小實驗。
2017年8月,安同學不想和去年一樣,找家公司兼職實習,她想試著自己去做點什么。
成都的夏天很是悶熱,安同學在街上游蕩了幾天,毫無頭緒。
晚上7點,高溫絲毫不見消退,安同學在家樓下附近的小吃街要了一碗冰粉。絲絲涼意浸入心肺,安同學仿佛重新活過來一般。
“對,不如,賣冰粉吧”。安同學砸了砸拳頭,她姨今年新開了一家小吃店,賣冰粉、涼糕、涼面...,打定主意就去跟她學習。
安同學去她姨店鋪里扎扎實實學習了一天,宣告出師,開始做起了自己的小生意。大體情況如下:
制作地點:家里小廚房
售賣地點:附近小吃街
制作流程:熬煮、冷卻、裝碗
配料準備與制作
成都持續38度高溫不退,安同學下午3點出門練攤,晚上9點左右收攤結束,就這樣堅持了整整一個月。
安同學回來學校時告訴我說,對于職業,她有這樣的體會:
她是賣冰粉的,整個夏天她都和同是小吃行業的叔叔孃孃們打交道,她的人際圈子也局限在這里。
整個夏天,她賺了一些錢,這些錢全部是她的辛苦錢,耗費了許多時間,沒有技術含量,更談不上業務技能有多少提升,所以安同學說,她要好好利用大學最后一年時間,儲備知識,為自己的畢業和就業、為職業生涯起步打好基礎。
很高興,一個月的實踐讓安同學堅定了目標和方向。
所以,平臺很重要,平臺很重要,平臺真的很重要。
大學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學習、學生會、社團、創新創業,學校也鼓勵大家積極參與實踐,投入社會實踐時,我們需要思考一下,自己做的這些事情:
是不是重復性的體力勞動?
有多少知識和技術含量?
與職業目標、人生目標是否路徑一致?
如果答案是負面的,我們應該停下來理一理思路,再重新出發。切不可因為耐不住寂寞和迷茫,盲目地投身到沒有科技含量的體力勞動中去。大好的時光被白白浪費,幾年時間一晃而過,回首過去,可能并沒有什么實際的收獲,而其他同學已經在專業上、技能上小有突破,就等著畢業時一躍而起。
更進一步,畢業時的第一份工作則應該慎之又慎
這份工作決定了至少3-5年你的職業領域,決定了你的圈子和人脈,決定了你的起點和平臺,如果我是買冰粉的,那么我始終接觸的是冰粉圈子,不會有完整的企業管理,也不會有多么牛B的行業大佬可以跟著屁顛兒屁顛兒的學習。
思路決定出路,在越來越強調職業專業化的今天,我們應該努力擴展自己的知識面,即擁有知識的廣度,也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即擁有知識的深度。第一份工作對于每個人意義重大,切不可隨波逐流、隨意而為。
知識面:廣度
+專業知識:深度
最后,工作不易,且行且珍惜。
在這里,祝愿每一個畢業生,都擁有一個美好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