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絡
文/老驥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有時候,我們也通過這種對比的手法,去描繪一個公司。當然,我們很難從外表真正看懂一個公司,但通過觀察有些現象,我們會感到不安,迫使我們改變,從而找回活力,然而如果我們麻木,我們就可能從此老去。
1、高層離業務和用戶越來越遠
這個世界上本無一勞永逸的事,真正的企業家總是在不斷的痛苦、焦慮、行動中,帶領組織突圍。現實是,小有成就后,我們容易忘記初衷,失去夢想,當我們已經沒有志向,便已老去。
2、會議越來越多
組織和制度建設帶來的管理效率逐步失效了,山頭林立、各自為政,協調的成本越來越高,不斷開會成為常態,兄弟營、敢死隊不見了,我們甚至開始冷眼旁觀那些沖鋒在前,鄙視那些破壞「規則」、「秩序」的人。
3、微創新越來越多
無關痛癢的小優化,為皇帝修帽子的小迭代越來越成為實在沒有什么可說而拿出來宣揚的典型案例,啃老本的變成守業功臣不可或缺,創新者得不到資源和回報,我們還學會了嘲笑那些創新失敗的人。
4、質疑的聲音越來越少
噓!
當你老了 頭發白了
睡意昏沉
當你老了 走不動了
爐火旁打盹 回憶青春
多少人曾愛你青春歡暢的時辰
愛慕你的美麗 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個人還愛你虔誠的靈魂
愛你蒼老的臉上的皺紋
當你老了 眼眉低垂
燈火昏黃不定
風吹過來 你的消息
這就是我心里的歌
多少人曾愛你青春歡暢的時辰
愛慕你的美麗 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個人還愛你虔誠的靈魂
愛你蒼老的臉上的皺紋
當我老了 我真希望
這首歌是唱給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