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孺子帝》

看完了冰臨城下的「孺子帝」,雖然先有朋友推薦,但是仍從序章開始就為之驚嘆。

這不是那種「講故事」的小說,完全就是一本干貨實戰案例。

「教父」其實也很好,只是初讀時太早,文化背景又與自身相差甚遠,難以引發身臨其境的代入感,對我的震撼遠不及「孺子帝」。

讀后心緒難以平復,以下我想到哪便說到哪吧。

1.「豪俠為平民中的王者,王者是恰逢其時的豪俠」

言必信,行必果,諾必誠,眾人得惠,是為行俠。

行俠并不僅是為了仗義,聲施于天下,便是俠的回報。

只要有了名聲,人心齊聚,財帛亦至,布衣亦可行權,這就是名的好處。

2. 麥克盧漢認為,媒介即是人的延伸。

書本,便是思維的延伸,廣播,即是聽覺的延伸,電視則是視覺和聽覺的延伸。

進入20世紀,媒介和科技一同高速發展,原本只能聊聊家長里短和三個月前另一個城市發生的奇聞異事的人類,一夕之間可以觀看地球另一端的視頻直播。

人類的知覺前所未有的擴張,前所未有的需要更多信息。

有人意識到,看到的也未必是真實的。

有一部分人能夠選擇讓大部分人看到什么,重視什么,相信什么。

七十……或許是五十多年前……有人在另一塊大陸上說了另外一句話?!赣浾吣藷o冕之王」

媒體聚名,記者行俠,不動一兵一卒,行權于天下。

3.大眾媒介在迅速發展著。

「太多信息等于沒有信息,是少數人才有的困惑」

現在大部分人都有了。

4.安迪沃霍爾說,「每個人都有15分鐘成名的機會」

換而言之,現在,我們每個人「都有15分鐘稱王的機會」

5. 大臣勸說漢武帝殺掉郭解,因為「解布衣為任俠行權」

可以解釋我們現在上網時遇到的大部分莫名其妙的情況。

6. 如今,有人惠施眾人,卻不為人知,因為「世界上有更重要的事情發生」,驟然得名,卻被宣揚為「惡名」,有意造勢結果卻背道而馳者數不勝數。

未必人人都想得名,但是人人都需要馭名之術。

僅僅是“只字不差的閱讀能力”是不夠的,還需要一定的“媒介素養”。

7.不是有實力的人才能得到機會。機會本身就是實力。

得到機會,一切都會有的。

8.「朕乃孤家寡人」

在這之前,我只能對這句話看出高處不勝寒的孤寂,看出日暮西垂的恐懼,看出獨裁者的專橫和無助。

從來沒有想過,這句話蘊含著「我要做主」,閃爍著斗爭意志的光輝。

我大概是上學上傻了。

「我一人負責」

讀完「孺子帝」后,這句話充滿著自信,充滿著豪情,充滿著堅毅和決心。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