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的自然選擇僅限于身體/生理特征,而到了人類社會,人類科學和經濟的進步讓生理上不適合生存的人也能留下后代。
比如,食物的豐裕形成了以瘦為美的審美觀,小屁股的女人在擇偶上絲毫沒有劣勢,而且在醫學的幫助下同樣能夠順利生育后代。
尖下巴的形成是因為人類不再需要咀嚼粗糙的食物,而且吃得精細暗示著家境優越,富裕的物質條件比起能不能消化粗糙食物更能影響后代的生存,所以尖下巴成為美的標志。
同樣的道理,在農耕社會,白皙的皮膚和無力的四肢意味著不用下地干農活,是富裕的象征,最終也成為美的標準。
如果沒有人類“非自然”的干預,以上這種在純自然面前更弱的基因會在生存競爭中淘汰。但歷史的走向正好相反,我們的后代會越來越“體弱”,但那只是以我們今天的健康標準而言;其實如果針對未來的自然-科技生態環境而言,我們的后代會更加“強壯”、更加適應未來的環境。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