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點半,醒了,看下幾點,才5點多,還早,接著睡,但肚子疼,一頓排空后看到有微信推送,那看一下吧。
原來是仇老師不能來參加課程的消息,有點惋惜,不過也在意料之內。
學習的機會嘛,那就太多了,被教育,小心它的陷阱——不是為了解決別人的問題,也不是為了解決社會乃至世界的問題。
最應該先被解決的,是你自身的問題。
所以在學習中或者學習后,你必須忠于自己的內心的聲音,那種蠢蠢欲動的聲音,聽它的就對了,不要反抗。
所以仇老師她的選擇是對的。
啊,啊,我不是想做分析,請原諒我,[表情]只是突然因為排空后睡不著,精神一下亢奮了,雖然5個小時的睡眠,但很充足了。
我們一生會經歷非常之多的選擇。
它是你的興趣,習慣,價值感,思維,等等經過評估后產生的,每一個“選擇”都攜帶著你驚人的信息量。
你的一生的信息都在其中。
有人說,一個人很難懂,不,當你會“讀”的時候,人很好懂。
他出現偏差的概率永遠比你想象的要小的多。
“選擇”源于你擁有的信息,“選擇”又會提供你新的信息。
它像一個輪子,也像一個循環,所以正面管教給它起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名字:“選擇輪”。
我昨天和胡老師去逛街后吃晚餐,一家米皮,我想:面皮的感覺一般就是那種涼面,涼皮吧,嗯,換換口味也不錯。
但實際情況比我想的要好很多,完全可以用驚喜來形容。
非常好吃,“心”的感受。當下感受最好的面皮——熱米皮。
突然感覺到,人生的認知被刷新了,其實只能說明一點,我吃過的食物品種真的太少了,好吃的永遠在你未經發現的地方,
就這樣覺得有好吃的,讓味蕾和靈魂有如此高品質的享受也挺好的,一生無憾——吃貨一般都這么想吧。
所以說,涼皮不一定特好吃的認知,被選擇了嘗試新的米皮,然后喜歡上了它。
這是一個選擇改變了思維的例子。
當然還有很多,就不廢話了。
我寫思想日記,過程是吐露自己近乎于完全的思想內容,讓自己更完整,有時,也希望它更帶給誰一些共鳴和幫助,融合到自己的靈魂中去。
這就是共鳴。
林院長的課,我沒有聽過,不過在上次內訓得時候,我聽林院長講很多事情的時候,我能感到與他的靈魂的交融。
不,我不能說我崇拜他,我感覺我就是他,他就是我。
他說的就是我想說的,我說的即是他表達的感覺。
這種感受只有在看奧修的書會出現,但是這種親身經歷的感受太難得了。
也許這就是林院長的智慧的地方。
放空自己,與當下交融。
我容易被放空,因為當下不需要任何的方法和評判,只需要自己。
如果有人問我:這個世界最堅固的墻是什么墻的時候。
我會告訴他:思維,思維之墻。
它很難被穿透,很難貫穿它。
你經常和別人聊天,你說A,別人答B。
或者勸導,或者教育別人,別人會一直答B——這很正常,因為即使是一句“你今天看起來不太好”,十人聽了都有十種理解。
這是思維的特點,也是思維的死角。
它是一面非常高也非常堅硬的墻,陽光不能穿透它,風不可以,花香不可能,甚至神都不可能,任何東西都不可以——所以它是最堅固的。
經常我們會聽到一些人是心里陰暗,冷漠,無情的?;蛘呤强謶郑箲],痛苦的。
不,這不是他們的真正狀態。
陰暗只是光不在而已。
恐懼只是洞見不在而已。
無情只是覺有情不在而已。
林院長說:這個世界沒有不好的人,只有不被愛的人。
這是一個赤裸裸的真相。
不好不是一個真相,只是愛不在而已。
思維的墻看起來可以幫助我們隔絕風險,隔絕傷害,但它無不例外的讓愛,感動,思維的可塑性,乃至生命本身都拒絕了。
思維是形成你的自我的方式,也是你的自我表達的方式。
它是自我本身。
有本書叫:拆掉思維的墻。
這是對的,也是有意義的。
當你拆掉思維的墻,放下它,它不在阻礙你的時候,你才能真正的做回你自己,才能與當下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