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每個人的童年都會有一個別人家的小孩,他們聰明、勤勞又善良,是我們永遠也攀比不過的。
我的身邊也有一個別人家的小孩,她不僅出現在我的小學、初中、高中的生活中,還出現在了我的大學生活中,真是讓我又愛又恨。
她是聰明的小孩。小時候,每次期中考試過后,老師都會按照成績排名次,我和她的排名總是恒定不變的,都是第一,只不過,我是倒數第一而已。每當這個時候,她的媽媽總會買棒棒糖給她吃,而我的媽媽在接收到我渴望的眼神的時候會對我說:“考到一還好意思吃糖,×××,你害不害臊啊”
她是勤勞的小孩。不知道為什么我媽媽非常喜歡去她家串門,每次串門回來我總是會挨批。媽媽總會告訴我別人家的小孩是多么多么的乖巧,多么多么的有禮貌,不僅幫媽媽做家務,還會很熱情的招待她,而我,除了會給她制造麻煩之外,似乎就一無是處了。
她也是普通的小孩。高考填完志愿的時候,我倆有幸有了一次單獨聊天的機會。她告訴我,我在她眼中就是別人家的小孩,她的媽媽總是夸我聰明、勤勞又善良。我傻眼了,我告訴她,她也是我媽媽口中的別人家的小孩,我倆就開始互訴衷腸,才發現我們是被父母套路了。
在父母的眼中,別人家的孩子永遠都是最優秀的,但是他們愛的還是我們,不管我們是多么的不優秀,在他們眼里我們都是寶貝,無可替代的寶貝。別人家的小孩,都是父母的套路,那只是他們理想中的小孩,現實生活中不一定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