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為自己的首本港版紙質書會是政治禁書,沒想到居然是情感小說《瑪嘉烈與大衛》,當收到4本有質感的書,翻閱起豎行翻字的頁章,第一感覺就是:閱讀體驗好差啊。但這并不妨礙我對《瑪嘉烈與大衛》的喜愛。
第一次關注到這個名字是Facebook各明星和雜志周刊的宣傳,首先名字就很奇怪,《瑪嘉烈與大衛.綠豆》,為什么是綠豆,不是紅豆呢?噢,這是一部小說改編的電視劇,但名字一點也不港氣,除了林保怡之外,也沒有可以算得上大CAST的演員了。當終于點開第一集,看了前5分鐘就被吸引了,10分鐘后便知道這是一部好劇,20分鐘后下定決心買原著。
------------------------------------------------------
1、最初的我們:我們會變成今天的自己,就是因為有那些過去
瑪嘉烈是三心兩意的人,但很好,這才是“人之常情”。無論人和事,專一很難,更何況“情感”這種東西太飄忽不定了,男未婚女未嫁,何苦要壓抑自己,不去多戀愛一下呢?“不見多一點世面,怎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天道有輪回,背叛他人的,終會被他人背叛,很可惜瑪嘉烈始終沒有學會這個教訓。
但其實瑪嘉烈很有原則,不像大多數港女的“作”,男友接送會自己開車門,喜歡煮飯“鎖”住男友的胃,喜歡體貼照顧男人的感覺,愛憎分明,處理事情干凈利落......相信,這也是作者“南方舞廳”的情人理想和情感映射?!冬敿瘟遗c大衛的前度》雖然是系列第三本,但我覺得應該把Ta當作首本,從這里看到瑪嘉烈之所成為和大衛一起的瑪嘉烈,大衛之所以成為和瑪嘉烈一起的大衛,所有的緣故。
由一開始的雨中的士偶遇,再到唱片店漫步,咖啡店Vanilla Latte情緣,最令瑪嘉烈心動的一瞬間,應該是影院中,DJ大輝把一支萬寶路放進瑪嘉烈嘴里,在她耳邊說“含著它”。心理和生理上的挑逗,讓女人毫無抵抗力。后來,大家先上床,再了解。此時,瑪嘉烈仍和正牌男友洛奇在一起。當和洛奇的感情耗盡,內疚大于愛,就要分手了。戀愛中“你瞞我瞞”,大家都以為偽裝的很好,但其實只是不愿戳破而已。而大輝來說,則正如大部分男人都會希望“外面彩旗飄飄,家里紅旗不倒”,不過瑪嘉烈并不是紅旗,她也不愿意做紅旗。相愛、相住、猜疑、分手,順利成章。
大衛不會拒絕他人,尤其是女人。不知道這是不是大部分男人的通病。同事美玉對大衛很好,他“糊里糊涂”就和美玉開展了地下式辦公室戀情。大衛不喜歡美玉,但不喜歡為何不拒絕呢?為何不坦白呢?“糊里糊涂”開始拍拖,“不明就里”上床,連分手也是“語焉不詳”。男人對于投懷送抱的女人從來不會珍惜,更何況連“喜歡”也談不上只能算“好感”的人,“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美玉連辭職分手后的見面,也是愛著大衛的,既心疼美玉不“戴眼愛人”,也對大衛對感情的拖沓處理非常反感。
大衛對味道很敏感,喜歡一個人,是從她身上的味道開始。和新同事維珍的“漢堡包情緣”開始的曖昧情愫,讓大衛也感受了偷情的絲絲快感。性格爽朗,獨立自主,是大衛最喜歡維珍的品格。每周末的約會發展到情不自禁的上床,又是先上床,后了解。了解的最后,才知道維珍是老板前女友,一直養育著與老板的私生子。原來大衛是接盤俠。當大衛做好“接盤”的心理準備時,維珍消失了,很好,不需要付出了。“以為自己為了愛的人可以付出很多,但原來那只是愛的幻想,真的要付出,還是愛自己比較好......”
最可憐美玉,分手辭職后選擇的工作是空姐,原因竟然是喜歡和大衛旅行時的興奮感,希望能一直在心里面保留這份感覺。
2、相愛的時候:戀愛從來都是各安天命
瑪嘉烈與大衛,相遇,相愛了。瑪嘉烈愛大衛,大衛很愛瑪嘉烈。愛與愛之間,是有差別的,雖然瑪嘉烈對每段感情都很投入,但始終太有棱角,而大衛卻會不斷遷就,而至很容易失去個性。不過也好,這樣的瑪嘉烈和大衛,才是絕配。
大衛對瑪嘉烈的印象,是從氣味開始的,“瑪嘉烈這身香就是清,如竹林、如桔梗,有點迷迭香,還有點壽司醋......” ;瑪嘉烈對大衛的感覺,也是由氣味加成,“王守時身上傳來的古龍水香味,如樹林、如柑桔,有點海草,有點黑醋,濃而不佬......”。所以,在交往中,香氣是多么重要的東西,還不用香水?難怪找不到男/女朋友(誤)。
《瑪嘉烈與大衛的最初》是系列書的第一本,人物的信息量也頗大,瑪嘉烈記性差、喜歡旅游、喜愛夜蒲,好動;大衛喜靜,細心,不愿意去人多的地方,不喜歡曬太陽......性格迥異的兩個人,看完全書下來其實一點也不搭,但相處下來,似乎也恰好好處:瑪嘉烈出差,大衛會事無巨細幫她收拾行李,細致到會準備不同大小的傘讓她方便在不同場合攜帶;大衛喜歡吃酸辣湯,瑪嘉烈會買好材料花幾個小時煮酸辣湯,然后裝作是外賣給大衛吃,大衛喜歡吃什么,她就去學去煮,用食物養著大衛的心,大衛很受落。
情侶生活,哪有許多的轟轟烈烈欲生欲死,都是生活上的細水長流,好比去超市是買沙丁魚還是三文魚,買香腸還是肉丸?早餐是吃牛腩面還是腸粉,吃蛋撻還是菠蘿包?瑪嘉烈與大衛之間的相處,很多都是生活細節上的糾結和試探,例如,瑪嘉烈想去維港看大黃鴨,大衛卻對密集人群有恐懼癥,最后也為滿足瑪嘉烈而妥協,但瑪嘉烈卻對大量的人群率先感到不滿而拉著大衛離開;例如,大衛會掙扎于瑪嘉烈是否會為他為自己擠牙膏這種親密行為有反感,但瑪嘉烈卻毫無感覺,無厭惡,無喜愛......正是這些細節,才顯得真實,立體。“情事真的沒有什么好說,都不過是你愛他,他卻不愛你,愛你的人不是你愛的人,無聊到的地步,說出口也怕難為情......” 。還好,正是有流落在紙上字墨,以及作者本人的感情映射,才讓故事有了生命,俗而不俗。
3、悄悄話:“嗡嗡”叫聲的情話
《瑪嘉烈與大衛的蒼蠅》是系列書本最有特色的一本,全文由對白串起,兩三句旁白總結。由于沒有人物標記,只有符號,一開始并不知道哪句話是大衛說的,哪句話是瑪嘉烈說的。一頁之后再翻一頁,言語間看出了人物性格,就分得清了。瑪嘉烈深夜總是睡不著,就會找大衛Pillow Talk,情人間的枕邊私房話,大家卸下心防,有一句沒一句的聊著,便是了解對方的一把鑰匙。
幸好有這本書,不然對大衛始終會懷有偏見。大衛雖然沒什么大理想大抱負,只想安于天命做自己喜歡的事——開的士,但其實是很有生活智慧的人,不空想,很務實。不像瑪嘉烈,容易想著說著,就鉆牛角尖,似乎這也是大部分女人的通病。瑪嘉烈說,自己會有不愿意承認的EX,不會和別人提起曾經存在過的戀情,因為不堪為首,但大衛卻覺得,“有些情人來到是幫你認識自己,有一些是幫你忘記過去,有一些是讓你知道什么是愛,不會白費的。付出愛,回報未必是愛,但總有回報的?!?/b> ...... “前人種樹,后人乘涼,我們都是別人的前人,也可以是別人的后人?!?/b>......
“蒼蠅”做書名,很奇怪,林夕在序中解釋,是因為情人對話的地方有很多,不一而足,唯一獨有的特色,是像蒼蠅一樣“嗡嗡”,非外人所能竊聽。那么書中以枕邊對話作為設定,似乎有滿足讀者竊聽情人私密對話窺私欲的傾向。
4、戀愛中的綠豆:不,是綠帽
雖然是因為《瑪嘉烈與大衛的綠豆》劇集而吸引看原著,但如果可以還是希望不要有第四本,不要有《綠豆》?,敿瘟遗c大衛的故事ending在大家同居中,Pillow Talk中,就夠了,結婚不結婚,隨便吧。
劇集與小說不同,劇集的人物塑造和情節比原著要豐滿得多,瑪嘉烈的出軌安排得非常好,有前因有后果,大衛離出軌也幾乎只差一步之距。當大衛決定原諒瑪嘉烈和自己最好朋友出軌的事實,大家重新生活時,瑪嘉烈不辭而別了,BE,分手。我真的覺得瑪嘉烈非常不爭氣,出軌誰都好,為什么會是大衛最好的朋友呢?以后大衛要怎么去面對朋友?出軌之后還抱著僥幸曖昧的心理,直到對方帶著自己的同事Candy,新未婚妻,堂而皇之的出現時自取其辱,瑪嘉烈這個角色一直以來的高傲瞬間粉碎成渣。不過這也證明了,南方舞廳的改編功力不錯,畢竟自己最懂自己的故事。
小說,“你瞞我瞞”,大家都知道彼此有心事,但都不愿意去拆穿,最后依然快樂的生活在一起,好像什么事也沒發生過?!毒G豆》書中對瑪嘉烈出軌一事輕描淡寫掀過去了,瑪嘉烈并沒有受到未婚妻事件太大的沖擊,心理影響是有,但高傲還在,她還是爽朗的瑪嘉烈,會回頭,因為她還有大衛。
“當你以為可以相安無事穩定下來,有些人會不知從什么地方走出來,目標是搞亂你的感情生活?!?/b>......南方舞廳最后解釋書名中的綠豆,其實是“芝麻綠豆的小事”,情侶間的瑣事往往就是感情上的考驗,過了,珠聯璧合;不過,一拍兩散。
還是不喜歡《綠豆》,可惜生活從來不缺狗血情節。
------------------------------------------------------
幸好故事還沒有結束?!毒G豆》中,書里,Diamond角色是小三上位,最后也沒有聽從大衛建議離開情人追求自己的生活,反而做了富太,是不是正室?不重要了。但劇集卻改編中成了勇于告別過去,追求新生活的獨立有主見女性,并且廖碧兒把Diamond這個配角演得十分出色,賦予了角色新的個性亮點。南方舞廳表示會把故事延續。
下一個,會是《Diamond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