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位喵先生
01
臨近畢業季,很多曾經相熟的師弟師妹們,聊天的時候,都離不開就業這類話題。
何輝是小我一屆的師弟,前幾天跟他聊微信,說起他的職業規劃,他說很迷茫。
他這樣說,我有些愕然,問他:“你怎么迷茫啦?以前在學校的時候,你不是說要創業的嗎?那現在畢業有的是時間,應該很多事情做才對吧。”
他無奈的回答我:“現在要畢業了,要被趕著鴨子上路,以前認為一切很容易,而且還早,想著到時再算吧。當我要落地去做的時候,發現自己什么都不會,不知道如何開公司和管理團隊,連基本要怎么做都不知道。只能腳踏實地的去其他公司先工作,等積累好經驗再創業了。真后悔當初沒有聽你說,在大學的時候就去做準備。”
曾經的他,頒個“超級幻想家”的獎牌給他不足為過。每當聚會聊天,他都會經常拉著我說,以后他要創業當老板,目標是讓公司上市,連公司地址和有哪些部門都想好了。但每次聽他說完之后,就沒有然后了。
這種只會幻想卻不賦予行動的行為,每次聽了只能一笑了之。
我們身邊總有這類人,說就天下無敵,做就有心無力。他們想做這個也想做那個,描述的藍圖總是惟妙惟肖,可每當問到他們實際上有什么行動的時候,卻啞口無言,遲遲沒有行動。
你說的厲害可以去當演說家,但干好一番實業,是要踏踏實實的行動。
我們缺的不是計劃,每個人都會做夢,都有擁有夢想的權利,但要實現,就要先去嘗試著做,才能制定正確的計劃。
02
有朋友問我,打算創業還是繼續打工呢?未來有什么計劃。
我總被問得啞口無言。
當然,社會并沒有磨平我的棱角,我也不會得過且過。
不是因為對自己沒要求,而是因為得知未來的路會出現很多變化。當下要做的是朝著適合的、喜歡的方向走,把手頭上的事做好,結果或許能出人意料,但都在情理之中,不會太差。
活在世上的時間越長,越懂得計劃趕不上變化這個真理。
世界上唯一的不變就是一直在改變。
我有這么多時間去空想,倒不如先做好手頭上應該做的事。
在剛畢業的時候,就讀金融專業的我,豪情壯志的想著要做金融界的大神,各種考證、實習等等。想了很多未來在金融界的自己。但沒到一年時間,發現自己很不適合這個行業,單純粗心大意心態不堅定這項缺點,已經將我槍斃了。
后來只能丟棄曾經的計劃,決意轉行,尋找新的方向。
偉業是我一位很尊重的師兄,跟他的認識是在一個項目組里。他屬于那種大學里很積極向上的男生,到處做兼職,賺錢養活自己,經濟獨立,連學費都自己去交的上進青年。他幾乎什么兼職都會做,銷售、代理、送快遞的小跑腿、兼職中介、項目發起人等等。
當我問起他對工作了幾年的感悟時,他說:“以前總是各種的異想天開,看到有人創業成功了,就覺得好像創業沒這么難,自己就涌進創業的圈子里,直到出來去不同的企業實習,才發現,還是先要腳踏實地去工作,做著做著就自然有不一樣的風景。”
這句話十分感同身受。
在我離開了金融行業之后,決意要朝著自己真心喜歡的方向走,那時候第二份工作是任職某大電商平臺。“每一個經歷都是一種收獲,無論這種經歷是對是錯,必要或者非必要。”這句話真對,雖然后來這個職位并非適合自己,但卻結識了很多這行厲害的人,和學習了很多其他領域的知識。從而離職的時候,得到同事的推薦,有更多更好公司的選擇。就這樣,因有搭橋的機會,讓我能接觸更多不同的領域和職位,慢慢找到真的適合自己的工作。
在大學的時候,我決不想到我現在從事的居然不是就讀的專業。
所以說,路,走著走著,就會出來。只要你堅持不懈的保持向前的姿態,它會在努力的前行中,不覺意間帶來驚喜。
03
為什么我們看上去這么激情四射卻總沒能獲得真正成就?
因為你只顧光著想而不去行動呀。
年輕的時候有著荷爾蒙溢滿的干勁,年老的時候有著年月積累下來的沉穩。隨著年齡的遞增,閱歷的增長,思考方式和想要的東西總會發生變化。最后,我們需要在歲月的雕塑下,經過一個又一個嘗試,才能雕刻出理想中的自己。
別一味想著如何計劃,先腳踏實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