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
匹茲堡槍擊案 11 人死亡,反思美國反猶主義
雪梨2018-11-08
雪梨
流利閱讀內容負責人
哈佛大學語言教育碩士
雪梨讀詩欄目創始人
今日導讀
2018 年 10 月 27 日,美國匹茲堡市發生了一起震驚世界的槍擊案。46 歲的羅伯特·鮑爾斯(Robert Bowers)帶著一把 AR-15 突擊步槍和至少三把手槍,闖入了匹茲堡“生命之樹”猶太教堂。他高喊著反猶口號,對著正在教堂里做禮拜的人群瘋狂開槍射擊,導致了至少 11 人死亡,6 人受傷。這次槍擊案使美國的槍支問題再一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的同時,還反映了美國一直以來都存在的社會問題,《華盛頓郵報》上的一篇新聞就探討了這一點,讓我們跟著雪梨老師來讀一讀。
帶著問題聽講解
Q1: 后綴“phobe”表示什么?
Q2: “反猶太主義”用英文怎么說?
Q3: 你怎樣看待美國的反移民情緒?
新聞正文
Why the Pittsburgh shooter raged about immigration before attacking a synagogue
匹茲堡槍擊案兇手對移民暴怒不已,并襲擊了猶太教堂的原因
On Saturday, a shooter opened fire inside a synagogue in the heart of a heavily Jewish neighborhood in Pittsburgh. The attack occurred during Shabbat services and during a bris, a celebration of a newborn life.
周六,一名槍手在匹茲堡一個猶太人聚居區中心的猶太教堂內開火。這次槍擊發生在安息日禮拜,當時正值一場慶祝新生命誕生的割禮儀式。
Immediately before the massacre, the alleged killer tweeted about HIAS, an organization once known as the Hebrew Sheltering and Immigrant Aid Society that dates back to the late 19th century. "HIAS likes to bring invaders that kill our people," he wrote. It doesn't tak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American anti-Semitism to know that to him, "our people" did not include Jewish Americans, even though Jews have lived in America since before the founding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congregation he attacked has been convening to pray since the Civil War.
就在屠殺發生不久前,嫌犯發表了關于猶太移民援助協會(HIAS)的推特,這個組織曾經被稱為希伯來庇護和移民援助協會,其歷史可以追溯到 19 世紀晚期。他寫道:“HIAS 喜歡幫助那些殺害我們同胞的入侵者入境。” 對美國反猶太主義略知一二的人就會知道,對他來說,“我們同胞” 并不包括猶太裔美國人,盡管猶太人在美國建國以前就一直生活在這片土地上,而他所襲擊的宗教團體從美國內戰以來就一直在集會禱告。
Why, then, did this white-nationalist xenophobe gun down local Jews to protest HIAS? The massacre reflects a stark reality with deep roots in American history: Anti-Semitism, nativism and anti-immigrant sentiments have long been inextricably intertwined.
那么,為什么這個白人民族主義仇外者會開槍射殺當地的猶太人,以此來抗議 HIAS 呢?這場屠殺反映了一個深深扎根于美國歷史的殘酷現實:反猶太主義,本土主義和反移民情緒長期以來緊密交織在一起。
The anti-Semitism that drove the immigration policy of the early 20th century never faded from American life. Nor did its connection to anti-immigrant sentiment. And that sentiment is what compelled a shooter ranting about HIAS to massacre Jews who were part of a congregation that dates to the 1800s and is located in a city where HIAS has no offices or presence.
20 世紀初美國移民政策的幕后黑手,反猶太主義,從未從美國人的生活中消失。而反猶太主義和反移民情緒之間的聯系也留存至今。正是這種反移民情緒驅使了這位痛罵 HIAS 的槍手去屠殺猶太人,即便這些受害者屬于一個 19 世紀初就建立了的宗教團體,所在的城市也并沒有 HIAS 辦事處或者成員。
—————? 文章來源 / 華盛頓郵報
重點詞匯
synagogue/?s?n?ɡɑ?ɡ/
n. 猶太教堂,猶太會堂
bris/bris/
n. 割禮
massacre/?m?s?k?r/
n. 大屠殺;殘殺
e.g.
the Nanjing Massacre
Hebrew/?hi?bru?/
n. 希伯來人;希伯來語
anti-Semitism/??nti ?sem?t?z?m/
n. 反猶太主義,排猶主義
congregation/?kɑ??ɡr??ɡe??n/
n. (從屬某教堂并定期做禮拜的)教堂會眾
convene/k?n?vi?n/
v. 集合;召集;開會
xenophobe/?zen?fo?b/
n. 排外者;恐外者
e.g.
technophobe
acrophobe
stark/stɑ?rk/
adj. 殘酷的;不愉快的
e.g.
stark truth
nativism/?ne?t?v?z?m/
n. 本土主義
sentiment/?sent?m?nt/
n. 觀點;意見;看法;情緒
inextricably/??n?k?str?k?bli/
adv. 不可分開地;密不可分地;緊密地
intertwine/??nt?r?twa?n/
v. 纏繞;交織
e.g.
Politics and economy are inextricably intertwined.
rant/r?nt/
v. 怒吼;抱怨;叫嚷;大聲責罵
e.g.
She is ranting about the unfairness of the society.
拓展內容
The Shabbat 猶太教安息日
安息日(The Shabbat)是猶太教的主要節日之一。Shabbat 一詞源于阿卡德語,本意為“七”,在希伯來語里意為“休息”、“停止工作”。安息日是猶太教每周一天的休息日,從星期五日落開始,到星期六晚上結束。當安息日開始時,猶太教徒會點起蠟燭,時間按當日日落時間而定。
根據猶太教《摩西五經》,安息日與上帝創世相關,上帝耶和華六天里完成了創世的工作,第七天是休息的日子,并賜福把第七天定為圣日。除此之外,安息日還體現了平等的觀念,因為這一天沒有主人和仆人之分。另外,安息日與“神圣”的觀念聯系在一起,它作為節日,是猶太人與上帝訂立的約定,是神圣不可更改的。
拉比律法規定在安息日開始之前點燈,并且規定應由家庭主婦點燈祝禱,以此開始這樣一個神圣的日子。守安息日時,要穿上最好的衣服;要滿心喜悅;在白天用餐三次;晚餐前,人們要誦讀一個特別的祝福。安息日結束時,也要背誦一種特別的祝福,這一祝福強調“分別”的觀念,也就是強調安息日與一周中其它的日子、神圣與凡俗還有光明與黑暗之間的區別。
猶太人的成就和美國的反猶主義
猶太人人口數量雖然只有 1600 萬, 占比不到全球人口的 0.25%, 但他們卻獲得了全球 22% 的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獲得概率是全球平均水平的 108 倍。愛因斯坦、弗洛伊德、馬克思、馮·諾依曼等人都出自這個民族。
而反猶主義長盛不衰的原因之一就是猶太人控制著所在國家的經濟命脈。在美國國徽上,有一個由十三顆星星組成、代表美國最初 13 個州的六角形。雖然一般人認為,它只是一個偶然的標記,但也有人認為這個標記是為了向海姆·所羅門致謝。所羅門是葡萄牙猶太難民后裔,出生于波蘭,在美國獨立運動期間從波蘭移民到紐約,成為在獨立戰爭中支持大陸軍隊的重要金融家。有人甚至認為,是所羅門本人設計了這個國徽。碰巧的是,猶太人標志“大衛王之星”也是六角形。正是這顆國徽上的大衛王之星觸動了美國反猶主義者敏感的神經,因為它成為了他們眼中猶太人控制美國的證據。他們認為在歷屆的美國總統選舉中,誰更親以色列誰就會在猶太人支持下當選美國總統。在現今世界,認為猶太人控制美國的觀點仍有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