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能吃苦嗎?

前兩天看到一段話說的很好,給大家分享一下:

“大多數人對吃苦的含義理解得太淺了。窮根本不是吃苦,窮就是窮,不是吃苦。

吃苦不是受窮的能力。吃苦的本質是長時間為了一件事聚焦的能力,以及為了長時間聚焦做一件事的過程中,所放棄的娛樂生活、所放棄的無效社交、所放棄的無意義的消費生活,以及在這個過程中所忍受的孤獨和不被理解。

它本質是一種自控能力、自制能力和堅持能力,以及深度思考。很大程度上,靠自己成功的富人,往往比窮人能吃苦,否則他就不能靠自己白手起家。

你會發現他富了以后做事情還是比你勤奮、還是比你能忍受孤獨、還是比你更有理想。

這才是吃苦。”

這段話非常的精辟,也有很多可展開討論的地方,但是最讓我有感觸的是“聚焦”這個說法。

因為從聚焦的角度看,我是典型的不能吃苦。

我在椅子上寫一會東西就要起來喝水,工作二十分鐘就想打開網頁,看一會兒書就想看微信,明明要寫方案但還是禁不住朋友的邀約出去玩…

而在我們公司里,有兩個同事卻表現得非常專注。一個是老板,一個是實習生。他們干活時往往可以數小時一言不發,有時你給他說話,他甚至沒有從狀態里走出來,聽不清你說了什么。有趣的是,他們都是名校畢業的學霸。和這些學霸相比,公司的學渣們就都不太能坐住,我們一會要看一下手機,一會兒要和同事討論。同樣的一個內容,內容產出的效率通常要比他們低很多。

說到這我想起一個關于企業招聘的看法。它說學校雖然不能教人工作上的技能,但是企業通過學歷篩選人才的方式還是最優的選擇。因為學校提前為你篩選了一遍面對困難的任務(高考)能很好完成挑戰的人。想想這個事情其實是合理的,同樣是處理信息。在過去的學校環境里他們能處理的很好,沒有道理換個環境就會比別人弱。學霸都是能吃這份苦的人。

這個觀點近年來在我身邊也不斷被印證,當我接觸了無數的學霸,我發現學霸和我們最大的不同,就是專注力的不同,進而帶來的信息處理效率的不同。

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假設你是一臺行進的汽車,你工作目標就是你的目的地,注意力就是燃油。假設你在過程中不斷被打斷,就像一臺行駛中的汽車發動機不斷在中途熄火重啟,不但極大的浪費燃料、提高損耗,你也享受不到高速慣性給你帶來的前進紅利。

當然這也從側面說明專注力是可以被訓練的,而且可以持久的在你的生活里為你帶來增益。

近年來心流的概念非常流行。心流簡單說就是大家專注投入忘記時間的那種狀態。相信你一定有感觸心流狀態下的工作效率是極高的。而在達成心流的條件里,首要條件是有清晰的目標,其次就是要減少干擾。過去沒有那么的干擾信息。我們還可以看一本完整的書,做一次完整的思考。現在手機推送不斷把我們打斷,微信通知不斷讓我們終止和切換,我們也變得越來越低效。但這些東西并不是不能改變。我們并不是不能識別干擾,我們只是難以抵抗享樂的欲望,以及逃避困難的本能。但假設今天你嘗試著工作30分鐘再第一次拿起手機呢?

所以,如果你認為你能吃苦,愿意為了目標付出點什么,那我想我們應該從嘗試著訓練一點專注力開始。


更多內容可查看我的簡介了解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以前,我是一個不會去關注自己感受的人,不會去觀察自己如何思考一件事情的人,二十多年來,好像自己過的不是很清楚。 自...
    愛看點書的湘竹閱讀 533評論 0 1
  • 前段時間面試了一個剛畢業的小伙子,面試的時候投遞的簡歷沒有更新,問他原因,他說由于忙,忘了更新簡歷,找工作連簡...
    凈空靈zxt閱讀 808評論 0 1
  • 如果有人問你,你能吃苦嗎? 可能很多人都會回答,自己能吃苦。 但是你真的能吃苦嗎?我看不一定。大多數人所謂的能吃苦...
    弄春閱讀 3,805評論 0 34
  • 我在無數個自我否定,焦慮浮躁的夜晚,我時常問自己:你真的能吃苦嗎? 我不知道是不是大多數人都一樣,吃過生活中那些被...
    Leyric閱讀 433評論 0 1
  • 推薦指數: 6.0 書籍主旨關鍵詞:特權、焦點、注意力、語言聯想、情景聯想 觀點: 1.統計學現在叫數據分析,社會...
    Jenaral閱讀 5,742評論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