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百度指數不算晚,但很少拿來對比關鍵詞。最近在了解跨境電商,只熟悉考拉和豐趣,但是不了解其他熱門電商,就想到用百度指數。雖然其功能有限,并且真的只能用來參考,但還是意外地發現一些有趣的數據現象。
以下都只是假設推理,輕拍。
PC 趨勢 vs 移動趨勢
領先且持平的小紅書和考拉
鶴立雞群的小紅書
我第一反應是小紅書移動端做得最受歡迎。但數據主要來自百度搜索,如果只考慮搜索數量,PC端和考拉熱度持平的小紅書為什么有那么多人檢索,他們為什么會去搜。
直接搜索某個關鍵詞的前提是看到或知道了這個詞,搜索目的是想了解、想使用、想下載等。小紅書的移動趨勢近一個月基本平穩,由此再推測,可能小紅書移動端推廣做得特別好,比如其微信公眾號、微博官方號等持續吸引了大量用戶。
動機方面考慮完了,但是在看到下面這張圖之后,我又意識到,不同電商吸引的用戶本身習慣就有差別。
人群畫像
我看到了一大波順豐boy
小紅書的用戶偏年輕,且女性比例居高,與其他幾個電商形成反差(尤其是順豐boys)。這和他們各自的品牌形象、產品定位相關,暫不展開。對照上一張圖,可以猜想小紅書這批用戶傾向于使用移動端的百度搜索,甚至很多人遇到任何東西第一反應都是百度。
而另外三個群體的用戶中,30-39歲用戶為主,男性居多,一二線城市為主(根據地域分布圖),而且往往大都是高級知識分子。他們傾向于使用 PC 百度,或直接去應用商城下載(尤其是靠口碑傳播得知的情況),或先尋求知乎等社區里的評價,甚至拒絕用百度搜索引擎等等。
腦洞開到這里,就此打住。雖然其實主要都是自己在推測,但結合實際情況來分析還是蠻有趣的,還可能有意外收獲。比如我也是看到順豐近期指數趨勢走高才知道有促銷活動,稅改馬上就要開始了,不知道今年跨境電商又會怎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