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考前密訓——第三章 人類社會及其發展規律

41.社會存在的含義(單選)★

社會存在是指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總和,包括地理環境、人口因素和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方式。


42.人口因素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單選、簡答題)★★

(1)人口因素對社會發展起著影響和制約作用。主要表現在:

1.一定數量的人口是社會物質生產的必要前提。 2.人口狀況能加速或延緩社會的發展。

(2)人口因素不是社會發展中起決定作用的因素,這是因為:1.它不能決定社會制度的性質和社會制度的更替 2.它收到物質生產的制約 3.每一種生產方式下都有與其相適應的人口規律。


43.生產方式及其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單選題、簡答)★★

(1)生產方式是人類借以向自然謀取必要的生活資料的方式,包括生產力和生產關系。

(2)生產方式在社會發展中起決定作用,表現為:

1.生產方式是人類區別于動物的根本標志 2.生產方式是人類和人類社會得以發展的基礎 3.生產方式是形成人類一切社會關系的基礎 4.生產方式決定社會制度的性質和社會制度的更替。


44.社會意識及其主要形態(單選題)★★

(1)社會意識是社會的精神生活過程,包括社會心理和思想體系,各種思想體系可分為意識形態和非意識形態,他們之間的區別在于能否反映特定的經濟基礎。

(2)屬于意識形態思想體系: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學,藝術等。

屬于非意識形態:自然科學,邏輯學,語言學等。


45.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單選、簡答題)★★★

(1)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要表現有:1.社會意識的內容來源于社會存在 2.社會意識隨著社會存在的發展變化而發展變化 3.社會意識受意識主體的立場、觀點、方法的影響和制約

(2)社會意識反作用于社會存在必須通過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得以實現,表現為兩種情況:

1.先進的社會意識推動社會的發展 2.落后的社會意識阻礙社會的發展。


46.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單選題、簡答、論述)★★★

簡述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辯證關系及其意義。(綜合應用)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反作用于生產力,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運動,這三項內容構成生產關系必須適應生產力性質的規律。這是人類社會發展最基本、最普通的規律。

(1)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1.生產力的性質決定生產關系的性質。 2.生產力的發展決定生產關系的改變。

(2)生產關系反作用于生產力:1.適合生產力性質和發展要求的先進的生產關系,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2.不適合生產力性質和發展要求的落后的生產關系,阻礙生產力的發展。

意義:生產關系必須適合生產力性質的規律,是無產階級政黨指定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的理論依據。正確理解和運用這個規律,對于我國正在進行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47.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辯證關系(單選題、簡答、論述)★★★

簡述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辯證關系及其意義。(綜合應用)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反作用于經濟基礎,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運動,這三項內容構成上層建筑必須適合經濟基礎發展要求的規律。

(1)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經濟基礎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起著決定作用;上層建筑是矛盾的次要方面,處于被支配地位。1.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產生和上層建筑的性質。 2.經濟基礎的變化決定上層建筑的變化。

(2)上層建筑反作用于經濟基礎:這種反作用集中表現為它是為經濟基礎服務的。1.黨一個社會的經濟基礎是先進的,上層建筑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2.黨一個社會的經濟基礎是落后的,上層建筑阻礙生產力的發展。


48.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單選題、名簡答、論述)★★★

(1)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是指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社會基本矛盾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動力。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是社會發展的基本動力。這是因為這兩對矛盾:1.制約和決定著其他一切社會矛盾 2.決定整個社會的面貌 3.決定社會發展的必然階段和客觀趨勢 4.決定著社會形態由低級到高級的演進。


49.階級斗爭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單選、簡答)★

(1)物質利益的對立是階級斗爭的根源。主要有三種形式:經濟斗爭、政治斗爭、思想斗爭。

(2)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在社會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1.階級斗爭推動社會發展的作用,最明顯地表現在社會形態更替的過程中

2.階級斗爭推動社會發展的作用,還表現在同一個社會形態的量變過程中


50.社會革命的含義及其基本形式(單選題)★

(1)社會革命是階級斗爭的最高表現。是指奪取國家政權的斗爭,基本標志是國家政權從反動階級手里轉移到革命的先進積極手里。社會革命最深刻的根源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

(2)從歷史上看,暴力革命是社會革命的基本形式。


51.社會革命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簡答題)★

社會革命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有:1.社會革命是階級社會由低級到高級發展的決定性手段 2.人民群眾在革命時期能發揮出創造歷史的巨大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革命階級在革命斗爭中受到鍛煉和改造,成為建設新社會的基礎。


52.社會改革中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簡答題)★

(1)社會改革可以鞏固新生的社會制度或使原有的社會制度持續存在并獲得一定程度的發展。

(2)在社會主義社會以前,社會改革為新社會制度的誕生作量變和質變的準備。

(3)在社會經濟、政治等社會制度改革的過程中,必然伴隨著人們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的變更。


53.社會主義改革的特點(簡答題、論述)★★

結合我國實際論述社會主義改革的特點(社會改革特殊性)(綜合應用)

(1)社會主義社會的改革是主動的、自覺的

(2)社會主義社會的改革,是從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出發,為了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要求而進行的,因而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有廣闊而深厚的群眾基礎。

(3)時候會這樣社會的改革,可以在社會主義制度本身的范圍內,使各種矛盾不斷地得到解決。


54.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簡答題、論述)★★★

結合我國實際論述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綜合應用)

社會主義社會的根本任務是以經濟技術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

1.我國的改革之所以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是由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性質和特點決定的。 2.我國的改革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過程。 3.我國的改革是在安定團結的政治環境中的社會主義自我完善過程。 4.我國的改革必須是正確處理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堅持改革開放這個黨的基本路線的“兩個基本點”之間的關系。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兩個方面存在著不可分割的聯系。


55.改革、發展與穩定的關系(簡答題、論述)★★

1.穩定是前提,只有社會穩定,改革、發展才能不斷推進;2.改革是動力,只有通過改革,才能解決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社會穩定才能獲得可靠的保障;3.發展是關鍵,只有通過發展才能從根本是解決所有經濟社會問題,才能使改革得以持續進行下去,才能使穩定獲得堅實的物質基礎。


56.歷史觀上兩種根本對立的觀點(單選)★

歷史唯物主義和歷史唯心主義在歷史創造者問題上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認人民群眾是推動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


57.人民群眾在歷史上的作用(單選、簡答題)★★

(1)人民群眾推動歷史發展的作用主要表現有:(簡答應用)

1.人民群眾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

2.人民群眾是精神財富的創造者

3.人民群眾是實現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

(2)人民群眾之所以是歷史的創造者,從根本是說人民群眾是社會生產力的推動者。

(3)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


58.無產階級政黨的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單選題、名簡答)★★

簡述無產階級政黨的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簡答應用)

(1)群眾觀點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根本觀點,主要包括一下四個內容:第一,人民群眾自己解放自己的觀點;第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觀點;第三,向人民群眾負責的觀點;第四,向人民群眾學習的觀點。

(2)群眾路線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根本路線,黨的群眾路線的內容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一切為了群眾”,這是群眾路線的基本出發點和最終歸宿。“一切依靠群眾”,這是群眾路線的根本要求。“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是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方法,野食群眾路線的基本工作方法。


59.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簡答題、論述題)★★★

正確評價杰出人物在歷史上的作用。(綜合應用)

1.須堅持歷史主義原則:杰出人物是一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要正確認識其作用,需深入了解其所處歷史條件。

2.須對其作階級分析:階級社會里的杰出人物,特別是政治家、思想家、理論家、軍事家,總是一定階級的代表,他們的歷史作用同他們所代表的那個階級的歷史作用是分不開的。

3.須用必然性與偶然性辯證統一的觀點來分析:杰出人物的出現及其歷史作用都是必然性與偶然性的辯證統一。

4.要做全面的分析與評價,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任何杰出人物都有巨大的歷史功績,也必然會有這樣那樣的缺點或錯誤。


60.人的本質(單選題)★★

(1)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有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兩種屬性。從根本上講人的本質是由人的社會屬性決定的。

(2)馬克思從三個方面界定了人的本質:

1.勞動是人的本質 2.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 3.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質

(3)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綜合,說明:

1.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的 2.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 3.不是不變的,而是隨著社會關系的和變化相應的發生變化的 4.不是超階級的,而是有階級性的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