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們,長大點,有責任心一點,另一半想要的是一個能給予安全感的人-《原諒他77次》

說真的,我看《原諒他77次》之前,大都很排斥看愛情片。而多數原因在于大部分愛情電影,都喜歡讓王子與公主有個完美結局這種老梗模式。但在2000年之后的一些愛情電影,開始出現對于愛情的質疑,甚至安排最后結局是有缺憾的作品增加很多。而對于看華語片的過程之中,相當喜愛甚至認為足夠留下不錯印象的愛情電影,忽略掉輕喜劇成分的作品,也就《我愛羅蘭度》以及《阿郎的故事》是我對于華語愛情電影比較喜愛的作品。(《天若有情》系列不是不好,但太過于童話浪漫化)

所以當觀賞這部《原諒他77次》時,一度以為這是一部類似于《春嬌救志明》那種性質的輕喜劇取向之都會愛情片(近年來除非是本來就有興趣的作品,我越來越少看作品的文宣本事或是預告片了),甚至以為這是一部男女主角分分合合77次的愛情角力戰(類似于劉德華與鄭秀文那部《龍鳳斗》的味道的感覺)。但是看完整部片下來,撇開我沒看過原著所以不清楚改編程度有多少的前提,我倒是覺得邱禮濤很精準的透過鏡頭,掌握到男女主角的一些情緒位。甚至在整部作品描述女主角所期待的男主角是怎么樣的人;以及男主角的各種大大小小優缺點,是如何在最后導致兩人形同陌路的結局…等,這些東西都讓我對于本片有很深刻的印象。當然對于衛詩雅給周柏豪玻璃瓶爆頭那一段所描述的女性敢愛敢恨一面,我稍微有那樣點覺得寫實過頭了…

如果彭浩翔在《大丈夫》對于男人以及兩性關系的結論是著重在『謊言的掩飾也是相處長久的一種必要之惡』,邱禮濤在本片則是清楚點出了『情感的相處是容不得一點信任上的漏洞甚至是模糊地帶』。而邱禮濤為了強化蔡卓妍在情感上已經達到壓力邊緣的處境,甚至安排周柏豪疑似出現偷吃的行為(口袋中的電影票),以及蔡卓妍遭受打擊從而決定墮胎的情況。也因此最后才得以合理化,看似復合等待修補關系的時候,卻因為衛詩雅留下的眼鏡盒而直接導致這段關系畫下句點這個劇情安排。而這種女性心死的劇情安排,如果對照到米基洛克主演的《力挽狂瀾》里頭主角與女兒原本就存在嫌隙的關系在修復有望的同時,因為一個小錯誤造成關系從此崩毀的這一段情節,其實也就不用太訝異蔡卓妍為何翻臉跟翻書一樣的結果了。

其實在2000年過后,資訊爆炸的時代下,連小孩都開始有心智早熟的跡象。在這前提之下,傳統愛情觀的相處之道,在相處中互相學習包容成長的這種價值觀,早已經不適用于速食文化的快節奏社會。也因此現在的都會愛情觀,似乎給予創作者一種分合不過是稀疏平常的事情這樣的觀感;甚至于愛恨分明的相處之道,也成了這種氛圍下的一個創作方向。而這樣的狀況,在《原諒他77次》已經不只是一種暗示,更是直接明白點出來這個問題的存在。

一個人的幼稚可以是另一半愛上他的理由,但也相對的會是另一半離開的理由…但另一半離開一個人的理由,有時也只是讓自己減少自己任性的罪惡感的借口罷了…考慮到這部片是以異性戀的相處過程作為題材的作品,男人們,長大點,有責任心一點,另一半想要的是一個能給予安全感的人;女人們,縱使體貼不是義務,但男人并不是真的不知道妳們的好,只是有時候妳們碰到的男人比較拙于表達自己的愛罷了。

總結來說,以邱禮濤這樣有效率的90年代時期被扶正的導演來說;這么一部趕工之下推出的電影即使有些攝影鏡頭并不合格(畢竟邱禮濤有電影攝影師經歷),但整體質感仍能誠意十足的前提…我個人是很愛這部愛情電影,一部用愛情題材嘲諷愛情的電影。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原文: 讀書不是為了發財,而是為了了解世界,了解自己,讓自己生活得更舒展。不過在分工越來越專業的現代社會,不讀書求...
    蘇語嫣閱讀 179評論 0 0
  • 本文以鄒憬、王盛元《論語通解》為通解,綜合參考楊伯峻《論語譯注》,新編諸子集成之《論語集釋》,南懷瑾《論語別裁》,...
    逆旅怪客大力哥閱讀 380評論 1 3
  • 話到了指間, 卻不知說什么? 記憶還停留在那個年代, 念念不舍; 有一種情緒是說我有點怕, 真是縱有千腸不知何解,...
    林上的雪閱讀 179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