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理想的“打雜”姿勢是什么?

圖片來源網絡

請大家看看以下兩種情形:今天組里大家一起訂了盒飯,

1、有一位老同事拿著大伙兒的盒飯進來,喊著開飯啦!

2、有一位新人/實習生拿著大伙兒的盒飯進來,喊著開飯啦!

你會覺得性質稍稍有些不同嗎?我想告訴你的是,可能有些人會這么想:情形一的那位同事可能是順手幫大家一起拿了,非常熱心,情形二的新人,既然是新人,那么幫大家領盒飯是理所應當的,這是他的工作。

就在昨天,我看了《你好,面試官》這個節目的第一期,其中有位23歲的設計師說上家公司給他很多雜活兒或者是說瑣碎的活兒,他不做他不想做的工作。然后有位面試官就說,在這個階段,不想干的活兒就可以不干嗎?是否有這個權力?以前我們在電視臺的時候我們都要拿盒飯,那是不是我們不想拿就可以不拿。在這位面試官的潛意識里,拿盒飯這件事是個工作。還有,之前一位網絡紅人diss她的助理不拿盒飯,一時之間網絡都傳炸了。

圖片來源網絡

姿勢解鎖一:別把這件事情當做是你的工作

現在,我再來談談我的親身經歷。我大三結束之后就在國內的一家大公司實習,實習崗位是辦公室助理,負責辦公室和部門的行政接口工作。我們公司會給大家發一些餐費,在飯卡里,有協議餐廳,所以我們只要通過一個平臺就可以點餐,每天中午到就近樓層拿餐就行了。

我經常幫大家一起點餐或者拿餐,和大多數實習生一樣,我覺得這個“工作”應該由我做。但是我辦公室的同事重塑了我對拿盒飯這件事的看法。雖然我經常幫大家拿盒飯,但并不總是我拿,同事們得空了總是主動拎完高興回來喊著開飯了,尤其是大家有時候高興點多了,總是有三兩個同事一起去拿。請注意,大家發現一個問題沒有?我們沒有把拿盒飯這件事當做是一個人的“工作”,我們也不排斥去拿盒飯這件事本身。

但是,為什么現在很多人包括新人本人對新人拿盒飯這件事異常敏感呢?是因為他們賦予了這件事另外一個含義,那就是幫大家拿盒飯這是新人的“工作”,新人就應該去拿盒飯,如果不拿,就說明這個新人連點“打雜”都不愿意干,架子也太大了吧。當你作為主管或老板,你都把拿盒飯當做是個低端工作的時候,你覺得其他員工會想做這個事情嗎?

但是,現在我想讓大家換一種思路看這個問題,說不定從明天開始,大家都主動拿盒飯去了。那就是如果大家不帶有色眼鏡看待拿盒飯這件事的時候,事情就簡單多了。坐在辦公室里,大家伙兒每天都要吃飯,幫大家把飯一起點了,拿了,其實就是舉手之勞,特別簡單,還能走動走動,多好。久了之后,還清楚熟悉了同事們的口味,外出聚餐的時候,點菜那還不是順手拈來的事兒,要知道點菜能點到人心坎里的有多難,你輕松就做到了。當你覺得拿盒飯這個事情是個幫助別人,減輕工作嚴重超支的伙伴負擔的好事時,而不是工作,整個狀態都不一樣。你還會覺得幫大家領盒飯是個卑微的事情嗎?

現在再來回到最開始的兩個情形,你是不是覺得,其實情形一和情形二除了不同的人以外,性質是不是也沒啥差別了?拿盒飯只是舉個例子,公司里還有很多類似這樣瑣碎的事情,比如幫同事拿快遞、領文具等都被當成了是新人的工作,但其實別把這些事情當成是一個人的“工作”,而是舉手之勞,而是額外幫別人,別賦予太多的含義,那么每個人都會愿意去做這樣的事情,誰不喜歡幫助別人自己也開心的感覺呢。

圖片來源網絡

姿勢解鎖二:創造“打雜”最大的價值,最后讓你“ 物超所值 ”

上文提到的那位設計師求職者,所說的很多瑣碎事情,我想已經不是拿盒飯或者拿快遞這樣的簡單小事情了,因為他說占據了他很多時間和精力。那么我們大膽揣測一下,他所說的事情會是什么呢?也許是幫部門整理資料?影印材料?做些基礎的調色等等。

我想那位設計師的痛處,很多新人都經歷過,明明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優秀的設計師、一名導演、一名走路都帶風的都市白領。我想跟在最優秀的前輩身邊學習過人的本事,可是現在擺在我面前的,只是一堆紙。

首先,職場中有一項能力,叫業務能力。比如,設計師的設計能力,導演的執導能力,IT的研發能力等等,一般人到職場,都希望能快速修煉自己的業務能力,這可是吃飯的本事呀。但是一般我們剛開始進入職場,老板或者上級都會先讓我們修煉職場基本功,比如社交能力、比如處理日常性事務的能力,也就是經常說的“打雜”。這種能力,需不需要掌握?當然需要掌握,而且越早掌握越好。為什么?我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一個新人剛進入公司,不會用打印機,沒關系,前輩教你,新人嘛,不會很正常。但是一個工作好幾年的人,不會用,還得找同事幫忙,那別人心里就會說,怎么連打印機都不會用,會不會臉紅?

所以剛開始進入職場的時候,快速判斷一下,有哪些基本技能是對你以后的職業生涯有好處的,最好是列個清單趁現在“打雜”這個機會可以很好地讓你快速掌握,多好,趕緊全都學好做好。比如說打印機、投影儀、掃描機怎么用,比如word、excel、PPT的使用等等。

如果幸運的話(也有很多人覺得不幸),你一進入公司就能有做部門助理或行政接口人的機會,那可得好好抓住。現在回想起來,進入公司那段時間就能做部門里的行政接口,我實在是太幸福了,那是職場的初始期,卻能快速把基礎技能都學會。還能有和自己部門領導、同事以及其他職能部門打交道的機會,可以迅速了解這個公司的組織結構、人員分布,當然啦,以及一些小道消息。那時候,我知道部門里需要的資源,應該去哪里拿,同事們有什么需求,也很樂意找我,因為他不知道的可能我會知道。這個時候,就自然而然和部門、和同事建立起了聯系。和不同的人接觸,會慢慢學會觀察、體會和了解不同人的性格特征,應該如何相處。那段時間雖然我沒有接觸到核心的業務,但我卻覺得,每一分鐘都物超所值!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你覺得“打雜”會占據自己的一大部分時間,那很有可能是你在這方面的技能還不純熟造成的。這可不能埋怨給你布置任務的人,而是應該抓緊時間讓自己的技能熟練起來,提升工作效率,這個時候就會更多的時間做其他的事情了。比如,我剛開始,幫領導復印身份證的時候,距離總是控制不好,得嘗試好幾遍,而且領導心里也會想,打印身份證而已,怎么還要這么久?但是,到后來,我把最佳位置都記住以后,每次復印身份證只要一次就過,一分鐘都不用。還有剛開始做excel報表的時候,很多快捷操作都不會,公式也不會,研究就得花段時間,更別說真正做起來的時候,手忙腳亂。而后來,我把幾個常用的公式記住以后,把一些常用的操作都記起來,做多了以后就很熟練了,以前要花半天做的報表,現在1個小時就能做完。所以,與其埋怨“打雜”耗費你的時間,還不如早點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讓自己迅速變得強大起來。看事情不能僅僅聚焦在當下,而是長遠來看,這件事是不是會對你以后很長的時間都有價值,怎樣發揮它的價值對得起你花出去的時間和精力。把“打雜”這件事做好了,你要相信事物是有連鎖反應的,別人對你的工作能力認可,會交給你更重要的任務。

圖片來源網絡

我還想和即將進入職場以及正在職場里打拼的人說一聲,很多時候,做事情不要總是想著這件事情對我有沒有好處,有好的結果才去做,或者為了達到你想要的結果才去做這件事。你永遠不要低估你所做的事情后面所帶來的價值和意義。行為總會帶來結果,而你不知道,這一秒,你付諸的努力,下一秒會給你帶來多大的價值。別太功利性,沒準兒更大的機會走向你!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