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2004年),我帶著對上海的無限憧憬,帶著我的寶貝兒子,投奔在上海稍微有了一席之地的老公。
那年的五月,那個浪漫的季節,我跟兒子在上海呆過半個月,那時,我們沒有如何生存的概念,只有享受和安樂。所以,上海對我這個很少出門的家庭主婦來講充滿了誘惑,充滿了神奇。我們駐足在金茂大廈和東方明珠之間,流連忘返,黃浦江邊、豫園、上海野生動物園等很多的美景讓我們感到留戀,在上海我和兒子第一次坐地鐵的狀態至今回想起來還是忍俊不止,甚至我們還到過鄉村小園……在那里我們感受到了大都市的熱情與美好。
而在熱浪滾滾的7月則不然,我是本著在上海扎根的原則去的,所以義無反顧的把煙臺的安逸的工作辭掉,把兒子的幼兒園辭掉,帶著跟隨我幾年的破電腦,經過一夜的顛簸,我跟兒子來到了這個日思夜想的大都市。因為5月我們來過,所以兒子不像第一次剛到上海時那樣的興奮。
記得第一次到上海,我自己帶著兒子,兒子興奮的一路上眼睛不閑著,小嘴也不閑著,不停的東張西望,不停的問這問那。我在一邊犯了愁,老公因為時間太早,不能來接。(那時才凌晨4點,況且為了省錢)可是迫切的見到老公的思想壓過了留下來等天亮的思想,我們跟我的老公分別已經快半年了!打車走?萬一碰上騙子怎么辦?跟我同在一輛車上的一個小伙子看我帶著一個小孩子,很是關注,聊了幾句竟然是山東老鄉,他在上海已經開辟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聽說我去浦東,主動說,大姐你也不知道路,還是我把你捎到能到浦東的站點吧。我這個人的最大的優點也是最大的缺點就是太容易相信人了,我感覺他不是壞人,所以就毫不猶豫地跟他上了出租車,快到他的住處時,我們下了車,在一個叫什么深路的站點,好心的小伙挨個幫我打聽路人坐什么車能到浦東。路人看到我們娘倆,紛紛出招,后來一對40多歲夫婦說,跟我們走吧,到東方醫院下車,你再等85路吧。小伙看到有人肯幫我才離開,真是好心人啊。
我們跟著那對夫婦擠上了夜間隧道3線,上海的夜間線每隔1小時發一班,我給老公發短信說已經坐上了車。到了東方醫院,我跟兒子下了車,根本就無暇顧及身邊高聳入云的高樓大廈,看著站點的每一班bus的最早時間,同時跟路人打聽哪一路bus能到達金楊新村,路人都很熱心,給我提出許多的建議路線,我的頭懵了,上海的路線我是一竅不通的!加上有的說話夾雜著濃重的上??谝簦詈螅覜Q定放棄坐bus,因為那時才剛剛凌晨5點左右,如果要等bus,最早的也得6點。
老公怕我跟兒子走丟,一會一個電話的問,聽我說要坐taxi過去,才松了一口氣,再三的提醒我到金揚路路口就可以了。在taxi上,的哥見我的兒子新奇的一眼不眨的盯著那些高樓看,很是可愛,就給我們介紹了許多上海的風情,還說,剛才你們上車的地方就是全亞洲最高的金茂大廈,共有88層,金茂大廈的旁邊就是中外聞名的東方明珠。暈!剛才只顧著問路了,這么好的風景而且就在身邊,竟然充耳不聞!
時間很快,很快我跟兒子就見到了我們朝思暮想的老公,緊張的一顆心才算安定下來。接下來的日子就像前面所寫的那樣我們把大半個上海玩了個遍,我對上海的印象非常好,很渴望將來能跟老公在上海打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炎炎7月,我終于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我終于要在自己熱愛的城市打拼了。天真的我根本就不會預想到生活的殘酷,所以才不顧老公的反對,執意的將兒子帶在了身邊。老公曾出國呆過一年多,回國后的不久就獨身闖蕩上海了,我知道老公不在身邊的那些日日夜夜是多么的艱苦,兒子也特別的懂事兒,從來沒有像同齡的孩子那樣跟我嚷著要爸爸,所以我慚愧,我感覺愧對孩子,不想讓兒子再失去母愛,所以一定要把他留在我的身邊,還要讓他享受到久違了的父愛。
真正的想扎下根來在上海,確實是很不容易的。我最初的憧憬是到了上海,找一家幼兒園將兒子安頓好就開始找工作,可是事與愿違,上海的每一個角落里都沒有暑假還收孩子的幼兒園,私立的也沒有。我只好放棄找工作,在家里安心的相夫教子,倒也其樂融融。偶爾到網吧里發一下自己的簡歷,試一下運氣。
機會終于來了,有家私營企業跟我招手了,老公請了假在家看兒子,我則頂著38度以上的高溫出發了,公司的員工告訴我可以坐981路bus在浦三路下,再找北艾路,就很好找了。因為是南方人,普通話說得極為不標準,我把北艾路聽成了北岸路。這一字之差,實在是禍害不小,坐taxi,不舍得,坐bus不知道坐哪一路,旁邊有一個摩的司機提醒我是不是北艾路,我茫然失措,狠狠心坐上了962路bus,在北艾鎮下了車,心里直打退堂鼓,一邊打聽一邊走,淚水在心里已經泛濫成災了。
菩薩保佑,我終于找到了。老總很和善,談了幾句話就執意要留下我,恨不能我馬上就能上班,而且給了我很重要的職位---質量部部長。我跟老總說了我的實際情況,我需要找個保姆照看孩子,希望能晚幾天上班,老總答應了。
回家的路上,我已經記住了大約的路線,可是在坐981路時出現了狀況,我坐反方向了!這是我第一次獨自一人在上海這諾大的城市里行走,真的很不容易。
接下來的日子就是給兒子找保姆了,找保姆,在煙臺很容易,在上??墒呛懿蝗菀椎氖虑?,我們沒有任何認識的朋友和親戚,只能靠組織了!老公上班的時間,我就泡在居委會軟磨硬泡的要求居委會的阿姨們幫幫忙。不知是不是自己經常發善心做好事積德了,還是上海人比較熱心,兒子的事情很快就有了著落,一家很好的人家愿意幫忙照顧,當然我們付出的酬金也是很可觀的。
8月6號,我心里唱著歡快的歌上班了!可是上班的第一天,我就遲到了,不熟悉路況加上路上堵車。上了班,我才知道老總給我的工作是多么的沒有頭緒,上一任部長辭職沒有留下任何的交接就走了,留下了一大攤子的瑣碎的事情,煙臺安逸的工作環境和狀況根本就無法適應這突然的工作重擔。我只有自尋生路了,我努力的回憶以前工作中別人做質量管理的點滴,這對我的幫助確實不少。
很快的我就適應了這邊工廠繁重而瑣碎的工作,而且得到了老總的首肯,工人們也很喜歡我,我開始感覺到自己的價值所在了。
工作著,快樂著,也痛苦著。每天1.5小時(單程)的車程讓我苦不堪言,10天有9天我會從上了車就開始站著,一個姿勢的站1個半小時,車上的人特別多,我又是會過日子的人,為了省2塊錢寧愿不坐空調車,在擁擠的785路車上,在滿車的不同的人的身上發出的不同的汗味的夾擊下,有時我會祈禱,祈禱我身邊的那個坐著的人趕緊下車,那樣我就可以坐下了,往往是希望一路,站一路,直到下車。活動活動酸軟的身體,看看表,就需要小跑著往公司里奔了。在公司,作為質量部的主管,需要經常地在車間廠房里轉著發現問題,幾乎每天的每天,在公司的8個小時里,大約有6個小時是在生產現場,回家又要重復早晨上班的遭遇。大概是那時候留下的后遺癥吧,直到現在,只要我走路久了或者站立久了,腳就會抗議好幾天。
每天坐車我發現了一個現象,沒有任何人起來給孕婦、老人、抱小孩的人讓座,好像非常麻木,有時看到70多歲的老人顫巍巍的站在擁擠的車上,我真的好想罵坐在老人身邊的年輕人和學生,可是忍忍就罷了,只是想,如果我有座位的話,我一定要給這幫麻木不仁的家伙做個榜樣。一天回家的路上,還有4站就要到了,我身邊的人下車,我拖著疲憊的酸軟的身體剛剛坐下,抬頭看到一個孕婦站在我的前面,身體的疲軟一次次的提醒我需要坐著休息休息了,可是理智又在提醒自己,那是個孕婦,自己也是從那時間走過來的,于是便給她讓座,可是她沒有一點感謝的意思,她可能以為我馬上就要下車了吧。還有一次,也是剩了4站就要到了,我終于有機會坐下了,心里提醒著自己快要下車了,可是等自己睜開眼才知道車把我拉到了終點,我在極度的疲憊中睡著了!在那個自己從來都沒有到過的地方,加上天色已經暗了下來,心里有過一刻極度的恐慌后平靜下來。第一步,先找附近的公交站,找一下有沒有能回去的車。可是沒有,我在灰暗的夜色中走著,我已經厭倦了走路!突然看到前面的站點有85路,于是鼓足精神往前走,看著不遠,就在前面,可是怎么走也走不到,所有的委屈涌上心頭,上海的站點間隔很遠,兩站地的間隔有煙臺4~5站的距離,那時候,真的是一步一串腳印,一步兩行熱淚。
最讓人高興的是,兒子自從我們一家團聚后,性格一天比一天的開朗,漸漸的從內向的性格中走了出來,我感到欣慰,感到自己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上海的最難忘的是許多的大型超市,都有免費班車,每逢節假日我們就隨易初蓮花的班車到正大廣場的易初蓮花超市,正大廣場就在金茂大廈、東方明珠和黃浦江的邊緣處。所以我們會早晨隨班車到,在金茂大廈附近玩一天,或者坐著輪渡到江的那一邊,玩到傍晚,到超市買好吃的,等班車回家。
在上海,最好是本分的在家里做飯吃,出去吃的話,吃不飽還要花很多的錢,所以我們都盡量的打算在家里吃飯。這樣我就學著上海本地人買基圍蝦,天天有蝦吃,頓頓有湯喝。按照老公的話說,就是入鄉隨俗,到哪里就吃哪里的特產,所以直到現在,我們還保留著每天喝湯的習慣。
后來,兒子要上幼兒園了,可是公家的幼兒園要求交納借讀費,私立的幼兒園價格昂貴(每月900元日托,全托1300元)。直到開學的前兩天,老公才把兒子的幼兒園落實下來,在滬東幼兒園,好在沒有收額外的借讀費,只是第一個月象征性的多收了200塊錢。孩子上幼兒園,接送成了問題,上海的所有學校嚴格的按照時間上下班,不像煙臺的幼兒園,為家長考慮的多,可以拖點去接,在上海,早晨7:30~8:00送,送早了是沒有老師接待的。下午4:15~4:30必須接走,接晚了也沒有老師負責看管。這對我們一家來說,又是一個難題。
難啊,生活在上海。
就在這個時間段,老公跟公司的合同到期,工程項目結束。老公暫時充當了保姆的角色,一邊繼續找工作一邊接送兒子。我則繼續著我的快樂的而又痛苦的工作。
最難過的是沒有煙臺的時令水果多,有的話,也是貴的可憐,我每次下班都會買點過了時的水果(特價處理)回家吃個夠,老公每次都以他不喜歡吃為理由,把更多的水果讓給我們吃。
后來,一則振奮人心的消息改變了我們的航道,煙臺被評為了沿海最具魅力的城市!而且吸引了很多的外商前來投資,我回味著,久久的思索著,想回家的念頭強烈的撞擊著我。我跟老公商量回煙臺發展,畢竟那里才是我們真正的家。
我婉言拒絕了老總暗示我的豐厚的紅包,我真誠的感謝了老總這段時間對我的信任與照顧,我跟兒子,還有老公在處理完了身邊的所有的事務后,跟興沖沖的到上海大干一場的心情一樣,我們興沖沖的回了家。
那年的夏天,我們在千里之外的、悶熱的喘不上氣的上海拼命,現在,我們在氣候適宜的煙臺工作,我和老公都有了自己稱心如意的好工作,兒子也順利而快樂的在離家最近的學校上學。
感謝那年的上海,給了我不凡的一段時間,抹不去的一段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