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月
過年時見到一個遠房親戚,一年見一次面的那種。
當眾問我:你家孩子上幼兒園了嗎?
我答:今年9月開始上。
她又問:在哪上?
我說:接到我身邊去上。
她不屑道:為什么接到你身邊?
我說:孩子一到三歲沒能跟我這個當媽的在一起,我希望三到六歲能陪伴他。
她皺起眉:那以后上小學呢?還不是得回來!小學要按戶口走的啊!
我說:以后再說以后的話吧,至少,我再也不能錯過他的童年了。
她白我一眼,話鋒一轉:去你那上幼兒園,誰帶?
我耐心道:到時候看情況吧,實在不行,我自己帶。
她提高聲音冷笑:你帶?你上班怎么帶?
我說:我上班時間比較自由,帶個上幼兒園的孩子應該是可以的......
她已經完全沒有耐心聽我再說下去,頭一轉,大聲道:我告訴你!孩子上幼兒園,唯一應該考慮的問題,就是離家近!不需要選擇幼兒園好壞,不需要選擇口碑,也不需要選擇老師,因為幼兒園就是玩!所以,哪個幼兒園離家近,哪個方便,哪個就是最好的!你們不要整這一套一套的搞得那么復雜,孩子在哪上幼兒園,根本沒差別!孩子在家呆著最好,在熟悉的環境呆著最好,不要折騰孩子!
我婆婆原本對我要把孩子帶在身邊上幼兒園的事情有些不理解,但也愿意尊重我的決定。
此刻在旁邊聽到這樣的話,竟不由得也沉了臉,有些不高興地看了看我。看樣子,心中略不理解的小火苗,此刻一下子被這位遠房親戚點燃擴大了。
我語塞!
你可真是牛啊!隨隨便便說幾句話,沒準能破壞別人的家庭和諧!
你了解我嗎?你了解我的孩子嗎?你知道我的家庭生活模式嗎?你了解我所在的城市和老家幼兒園的差別嗎?你知道一到三歲我的孩子在周末才能見到媽媽的情況下,是什么樣的心理和需求嗎?你孩子離開幼兒園十幾年了,你知道現在幼兒園是什么情況嗎?你從來沒長久離開過你的孩子,你知道那是一種什么感覺嗎?
你什么都不知道,就敢這樣當面對我的人生指手劃腳?
我和孩子他爸分居兩地,他和父母孩子都在老家,而我因為工作緣故,一個人在離家一個多小時車程的城市工作,孩子放在父母身邊帶著,而我,只能做周末妻子和周末媽媽。
從休完產假到孩子三歲,我想法設法用盡力氣陪伴孩子的時間,加起來也沒有其他媽媽的三分之一。
每周一清晨我發動汽車離開家,孩子忍著眼淚風雨無阻地目送我的車遠去。
每周五晚我風塵仆仆趕回家,孩子在暮色甚至夜色中站在路口等待我歸來,在看見我車子的一瞬間就歡呼雀躍手腳并用地撲向我。
每個我在他身邊的日子,我們娘倆都無比珍惜,像是連體人一樣,恨不得把一分鐘掰成兩分鐘來用。
我每周工作的最大動力,就是一天天接近周末。
我每天最愉悅的時光,就是晚上下班和孩子打電話或視頻。
孩子的戶口在老家,當我打聽到,上幼兒園沒有戶口限制時,我第一時間和孩子他爸商量,讓孩子到我身邊來上幼兒園,再不陪伴,他就長大了,而他的童年,一去不復返。
對我來說,何止是又一個三年,我一天也不想再錯過孩子的成長,同時也要給孩子盡量提供我力所能及的教育資源。
而你,一個一年只見一次的近乎陌生的人,又是以什么樣的立場和資格,在眾人面前,對我孩子上幼兒園的事情大肆批評和評論?給出你完全不符合我生活狀態的莫名建議?
請問,你的觀點,適用于所有人的人生嗎?
事情還沒完。
批斗完我,她把話鋒對準了在場的另一個親戚。
那是個年輕的單身母親。
多年前,她為了愛情遠嫁他鄉,三年前,卻因為愛情無以為繼而離婚,房子歸她,孩子歸她。
她和孩子都習慣了在那個遠方城市的生活,也因為雖然離婚,孩子還是需要常常和爸爸見面,她一直沒有考慮回老家來。
而她因為工作繁忙,把自己的母親從老家請到自己的城市,幫忙照顧孩子的生活。
母親因為心疼女兒和外孫,心甘情愿地過去了。
在遠房親戚對我孩子上幼兒園的事情指手畫腳大肆發表言論時,這位年輕媽媽在一旁安靜不語。
直到遠房親戚突然看向她道:你給孩子選擇了你們那最好的幼兒園,你有發言權!你說,是不是上好幼兒園,其實一點兒用也沒有?
單親媽媽一愣,輕聲道:有用,不一樣的。
遠房親戚白眼又翻:有用個屁!
單親媽媽低下頭,堅定道:真的有用。
遠房親戚不屑地搖搖頭:你就是偏激!
然后又開始對其他人吐槽另外一個親戚家的事兒了。
我看看那位不善言辭的單親媽媽,突然想起去年春節時的一件事來。
去年春節,我在另外一個場合看見了這位遠房親戚。
當時,在場的沒有單親媽媽,卻有單親媽媽的父親。
單親媽媽的父親大部分時候一個人在老家待著,偶爾會到女兒的城市,和女兒、妻子、外孫團聚。
父親性格略有些偏執,又喝了點小酒,情緒有些激動,當著遠房親戚的面兒,抱怨了幾句女兒,大意是希望女兒帶著孩子回老家來工作和生活,省得讓母親一直在那異鄉待著,和自己分居兩地。
聽了這樣的話,遠房親戚比那父親還激動,道:你女兒就是自私!活生生把父母分開!你以后別去她那兒!你也讓她媽媽回老家來,別待在她那幫她照顧孩子!讓她自己上班帶孩子!讓她吃點兒苦!我跟你說,你就該勸她放棄孩子的撫養權,把孩子扔給孩子爸爸!把那邊房子賣掉,回老家來,一個人重新開始!找個工作再找個靠譜的男人!她非得把孩子弄在身邊,自己又沒本事帶,還把她媽弄過去,分明就是自私透頂!你們就不該慣著她!
這段話當場驚得我半天合不攏嘴!
這是讓一個媽媽為了自己的所謂未來,放棄自己親手帶大的孩子嗎?
這話,同樣身為人母的這位遠房親戚,是如何開得了口的?
這話說出來,那位單親媽媽,怕是只要想想,都會心疼吧!
單親媽媽的父親原本也只是抱怨,卻沒想到遠房親戚如此激烈的反應,有點訕訕地不知如何作答。
遠房親戚卻仿佛遇見了此生最不能忍的事,當著這位父親的面,把人家的女兒、妻子、外孫挨個批斗了個遍。
那父親的內心原本可以隱藏的一些小不滿,終究是被她勾了出來,直到臨出門,還帶著對女兒和妻子深深的不理解。
而我,幾乎要怒極反笑了。
每個家庭都有難念的經,清官難斷家務事,你有什么立場當面對人家的家事給出你自以為是的意見?
或許,人家只是心中有些小小的不滿,說出來也只是借著酒勁舒緩舒緩。這種時候,不管是作為親戚還是什么身份,難道不應該先勸勸這位父親“想開些,別想得太復雜,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嗎?
除此之外,你有什么資格說那么多有的沒的偏激又武斷的觀點,來替別人家庭的事情做出決策呢?
忘了說,遠房親戚嫁了個北京男人,在北京定居。
她年齡不大,學歷也不低,在北京一所知名教育機構教美術。
聽起來,這應該是個溫文爾雅知書達理溫和有修養的女性。
可是,如果不說她是干什么的,她的氣質,像極了分分鐘要出去罵街的大媽。
我想,這是因為,相由心生。
我們身邊,不乏這樣的,特別喜歡對別人的人生指手劃腳的人。
究其原因,是自以為是。
比如這遠房親戚,自以為脫離了三級小城的老家,到了首都,又自以為自己從事藝術教育方面的工作,很是高人一等,所以,回到老家來,覺得自己有能力有資格對在場的每一個“老家親戚”指手畫腳。
誰不聽,就是不識相。
殊不知,隨便對別人的人生指手畫腳,本身就是素質修養不夠的表現。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無法詳盡而完整地呈現在別人面前的,而那些說不出的每個細節,或許都隱藏了不為人知的故事或艱辛,你因為一些簡單的表象,就對別人的人生大肆點評或提出批評建議,除了證明自己武斷、自以為是,還能證明什么呢?
如果,別人主動表示想聽取你的意見,說幾句倒也無妨。
可是,大多數愛指手畫腳的人,都是不請自來!沒有人問她意見,她卻急著表達自己,證明自己無所不知,證明自己的觀點才是世界唯一標準答案。
很多人在說,我們懂得越多,越覺得自己膚淺。
而這些喜歡隨隨便便指點江山,當面對別人的人生指手畫腳的人,恰恰是因為懂得不夠,才像個“井底之蛙”一般,覺得自己十分了不起,急著要把自己的想法灌輸給別人,并且,強迫別人接受。
說是說爽了!可是,全然不對自己的言論負任何責任!
最近,網上有一篇熱門文章,叫《大家養娃都不容易,別用你的育兒觀刷存在感》。
我很是贊同,對于那些在任何場合都喜歡對別人的人生指手畫腳的人,我也想說一句:
大家生活都不容易,不要再對別人的人生指手劃腳來刷存在感。
有空,不如多看點兒書,多沉淀自己,心靈找到了出口,嘴巴應該也會甘于寂寞吧。
當別人跟你抱怨的時候,你試著微笑傾聽,適當地給出一些鼓勵就好;
當看到與你觀點或做法不同的人和事時,別人不問你,你試著閉上嘴巴,裝作沒看見沒聽見就好;
當別人征求你意見時,你也試著不要妄自托大,起碼,先了解一下事情原委,再給出一些中肯的意見;
這世界本就是多元化的,沒有任何人的人生會和另外一個人一模一樣。
上帝都管不了,你又何必去操別人的心呢?
管好你自己,閉上你多管閑事的嘴,比什么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