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齡程序員的出路在哪里?八年老Android的一點心得

這篇文章,給大家聊聊Android工程師的職業發展規劃的一些思考,同時也給不少20多歲、30多歲,但是對自己的職業未來很迷茫的同學一些建議。

筆者希望通過此文,幫大家梳理一下程序員的職業發展方向,讓大家知道自己從20多歲的初出茅廬,到40歲的大齡碼農,應該如何規劃屬于咱們程序員的半生。

首先,咱們通過倒推的方式,看看在一個程序員40歲的時候,你憑什么來捍衛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那如果要搞清楚這個問題,又得從一個反面來看看,大部分的程序員在職業發展過程中犯了哪些錯誤,結果導致在40歲的時候沒有競爭力了呢?

一、40歲回首往事:自己竟沒有任何核心優勢,不裁你裁誰?

以某為裁員為例,你真以為公司裁員就看他年齡大嗎?

身邊有幾個同學朋友在華為工作,據他們的說法:他們裁的都是工作十來年,考評普通職級一般,收入和股票都偏低的一群人。也就是:這部分人的工作具有可替代性。

華為裁員是為了優化結構,不是為了斷臂求生。核心員工,不僅不可能被裁,而且會被重點關照,停止流失!!!

所以,裁員裁的是這三類人:

  • 拿著遠超三個應屆畢業生的工資,但是能力最多頂一個

  • 老油條,干活一般般,但是油油的

  • 只會寫代碼,職業素養和情商一般般

總的來講,就是性價比低、不可替代性弱的同學們。淘汰的就是這些。

但真正能有幾個人的工作具有不可替低性,現在在敲代碼的我們,終歸逃不過被挑選的命運?

二、公司遇到危機時40歲大齡程序員會怎么樣?

其實很簡單,站在老板的角度,假如手里本來有10個大齡程序員作為骨干,此時完全可以拿掉其中的8個。

老板這時就留下2個大齡程序員,讓他們為了保住飯碗,加班加點給公司撐住剩下的業務。

而大齡程序員的工資可是公司里最高的那一批人,把他們拿掉8個,是不是一下子節省了很大的成本?

如果公司還有業務需要支撐,完全可以找幾個工資才10k的小年輕程序員進來把活兒頂著,跟著2個大齡程序員繼續做就行了。大家想想,是不是這么回事?

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工資高、年齡大、加不動班的大齡程序員,很有可能就會率先“被”犧牲掉,用來節約公司成本。

然后呢,換上幾個薪資低、年齡小、可以天天加班到凌晨、還有充足的精力學習各種新技術的程序員,給公司頂上。

那么接下來,這些大齡程序員出去找工作會遇到哪些問題呢?

很簡單,這些兄弟本身技術并沒有什么特長,項目也沒什么難度,而且很多最新的技術還沒跟上沒學習。

此外,這些兄弟年齡也大了,上有老下有小,還加不動班,而且你要的薪資還不低。其他公司一看,有什么理由用30多k的薪資來聘用你呢?

你的技術、精力都不行,所謂的項目經驗,僅僅是上一家公司的一些項目的經驗,對別的公司可能沒什么太大的作用。

如果你是另外一家公司的老板,你會不會聘用這樣的人?我想說到這里,大家都明白這里的問題所在了。

三、我們應該怎么辦?

我搜遍全網,結合我身邊的例子,給出下面幾個程序員能走的路。

1. 走技術路線

根據舒伯的職業生涯階段理論,31~44歲是安定期,程序員應該穩定于一項工作,發現適當的晉升通道,確立自己將來的保障。

結合35歲的門檻,大家應該在35歲前,盡量找到合適的下家,這些下家中有純技術上升通道。

很顯然,只有大公司才會有純技術上升通道,比如阿里等等,中小公司是不太可能有的。所以,走這條路的同學,要想盡一切辦法進到大公司中,并且穩定下來。

2.技術管理路線

從小管理到大管理再到CTO,這條路。說點簡單的,就是管理路線一路走到黑。

中國自古有官本位思想,覺得做了管理,就不得了了。但在技術性崗位上,真的是這樣嗎?

對于技術性崗位而言,如果你兩年不碰代碼,那基本上你的代碼能力也就廢了。想要立馬找一份開發的工作,基本上沒有可能了。

所以,技術性崗位可以向管理崗位轉,反過來則不成立。

大家都經歷過2018、2019的裁員潮,在2018年尤為嚴重,很多公司一個部門一個部門的砍,而有些部門僅留幾個人運維。

而這些裁員中,首當其沖的就是純管理,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而技術人員可以直接找工作,雖然難找,但耐不住崗位多。管理層呢?相對則難了很多,因為管理本身就是軟實力,而且崗位少,在裁員潮到來時,管理崗更少。技術崗通過技術面試,能直接了解你的水平,管理則不同。。它沒辦法通過面試了解你的實力,你所列舉的各種成果,可能跟大環境和你所在公司有直接關系,而并不能體現你的價值。

所以,可以做管理,但無論如何不要放棄技術。無論何時,留一個保命的本領!!!

3.轉型其他職位或者行業

如果有人說,我對技術沒那么大熱情要成為專家,我也很討厭整天搗鼓業務,我更沒天賦成為技術管理人員,那怎么辦呢?

那你可以考慮寫代碼寫到30多歲的時候,搞點別的。

比如說考慮轉型做產品經理?考慮做互聯網運營?或者考慮做軟件銷售?

也就是說,你可以考慮帶著一定的技術背景,往技術行業里的其他崗位去轉型,在其他崗位上積累經驗,成為不可或缺的人物,這個也可以。

更有甚者,在北上廣干了10年技術,積累了一定的資金之后,在老家買好房子,然后回老家去做生意,比如開個餐飲店什么的。

這個也是一條路子,但這種就是因人而異了,畢竟每個人的人脈資源都不同。

四、最后的寄語

不管你選擇哪條路,首先想清楚,你要成為什么樣的人。

你需要仔細想想,在40歲時,你10多年的工作經驗,將會積累了哪些核心競爭優勢。

然后再仔細琢磨琢磨,這些優勢是否是那種剛畢業的小伙子絕對無法替代的,其他公司的資深崗位是不是必須要有你這樣的人。

考慮清楚了這些,剩下的就是朝著自己的目標,堅持不懈的走下去。這中間你可能會迷茫,甚至會懷疑當初的決定。但還是那句話:相信自己、勿忘初心,自己選的路,含著淚也要走完!

最不希望看到的一種情況,就是30多歲了,還僅僅會“用”各種技術,十幾種二十多種技術,什么都會用。但就是沒什么技術深度,沒什么競爭力,不懂底層原理,就一些使用經驗比較多了而已。

更多Android可以查看我的個人介紹!!!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