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立文和麥家碧夫婦的麥兜系列是我最喜愛的電影動畫片,沒有之一。看每部電影的前半部分都會想笑,后半部分都會想哭。
今天把《麥兜當當伴我心》(下面會簡稱為《麥兜當當》)重看了一遍,再次哭成狗。
電影講述了麥兜所在的春田花花幼兒園陷入經濟困境,校長身兼數職也無法繼續支撐下去。后來在一朋友的啟發下,校長成立了春田花花合唱團,帶領著麥兜和其他小朋友到處演出,當中遇到不少趣事。但最后,由于膠牌經紀人大M炒股票失敗拿著錢逃跑,幼兒園維持不了幾個月便倒閉了。
麥兜系列是屬于半成人半兒童的動畫,一直以有著香港本土特點,配樂出色,臺詞搞笑無厘頭但最后總能借小朋友的口去折射出殘酷的現實而為人所知。與前三部一樣,《麥兜當當》也延續穿插麥兜旁白這個手法,讓我們更好地以麥兜的視角去了解香港草根人物的生活和這個世界的實質。較為特別的是,這一部里面穿插不少有世界名曲改編而來的歌曲,說是一部音樂動畫片也不為過。
下面我會從畫風、音樂、情和堅持四方面去講述我對這部電影的理解。
一、畫風
忠實的麥兜迷一定會發現,《麥兜當當》畫風清奇,完全脫離了前三部的小清新。里面新登場的人物基本上男性都蛇眉鼠眼,女性就濃妝艷抹。一開始,我感到非常困惑,因為麥家碧一直都是走小可愛小清新路線,怎麼突然之間變化那么大。后來看了片尾介紹,才知道這次是與楊學德合作的。
據悉,楊學德也是一名香港漫畫家,成長于八十年代,喜歡懷舊,作品雖以“騎呢(古怪)”、“麻甩(猥瑣)”、“核突(丑)”見稱,但得到行內人高度評價。其按記憶重構的《錦銹藍田》被稱為史詩式、經典,并以法文《Qu' elle était bleue ma vallée》及英文《How Blue Was My Valley》出版。楊學德曾參與瑞士、意大利、法國、臺灣等地的漫畫聯展,亦曾在香港舉辦個人《狂草展》,及不時與其他漫畫家合辦聯展。
麥家碧和楊學德兩者的畫風結合在一起,乍看起來會覺得很突兀,但隨著故事的發展就會發現,這樣的搭配才是最符合主題的。丑陋復雜的大人與可愛純情的小朋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影片無時無刻不在提醒我們世界真實的樣子:自私、冷漠、虛偽以及貪心。只是很快,大人下一秒鐘就馬上被小朋友的歌聲給感動了。整部影片中,也只有陰險奸詐的大M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壞人。
二、音樂
《麥兜當當》中,不算純音樂總共出現了22首歌曲,其中大部分是用D大調卡農、馬刀舞曲以及土耳其進行曲等古典音樂進行改編,由謝立文負責填詞的。歌詞通俗搞笑,瑯瑯上口,與古典音樂在一起竟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例如由D大調卡農改編的《你的扣肉》中,“我愿像一塊扣肉,扣住你梅菜扣住你手”。梅菜扣肉是一道著名的粵菜,在這里,謝立文借助菜名的字面意思表達出戀人的一方對另一方的愛慕。
雖說這是一部音樂動畫片,但是主角們絕不是一言不合就開唱的。小朋友是因為商演才唱的,而大人則是因為聚會或表演,所以每一首歌曲的出現都銜接得非常自然。
這部電影是獻給世上每一位音樂老師的。我拼命想,卻怎么也想不起任何一位教過我的音樂老師。
小時候唱的兒歌,大多數是從卓依婷的光碟中學到,即便是一些古老的童謠,也是村里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在旁的大人教的。印象中,真沒有什么歌是從學校學會的,當然,《義勇軍進行曲》除外。每次上音樂課,老師不是叫我們自習,去操場玩,就是把課讓給語文數學英語老師了。小學初中尚且如此,到了高中,可想而知,音樂課就直接取消掉了,學校還美名其曰:讓學生能認真學習,不被其他事情干擾。于是我們慢慢地都淪為考試機器……
片中校長曾說過,音樂,尤其是小朋友的歌聲,是天上給人間的一朵朵初開的鮮花。而小朋友稚嫩的聲音唱著歌詞看似簡單但卻富有哲理的歌曲時,確實能直擊人心。
如自私的區議員想趁著幼兒園籌款晚會拉票,卻發現這里環境師資差,畢業的學生都是小混混, 看不上的眼的她準備離開時,卻被他們的歌聲吸引回來并建議校長組合唱團賺錢為幼兒園度過危機;再如冷漠的家長面對校長提出的“江湖救急”不理不睬的時候,小朋友一開聲他們就淪陷了;又如婚禮上虛偽的人們,底下竊竊私語相互說著新郎新娘的壞話,但當他們看到新人們的相識到相愛的幻燈片,再配上小朋友純摯的歌聲,他們無一不被感動到流淚……
校長最成功的學生偉大的男中音麥交在他的紀錄片中提到,“我希望音樂是我在這個世界上留下的唯一痕跡,而不是眼前這些浮華與虛榮”。也許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像他那樣會在音樂上有所成就,但是,如果我們往平凡的生活中注進了一點音樂,那么生活是不是會更有樂趣呢?
三、情
這里所說的情是校長和他學生的師生情,還有他和陳老師像是同事但更像父女的感情。
從春田花花幼兒園畢業的學生有的為追債公司工作,有的賣豬肉,有的做銷售員,有的做酒店服務員,有的只是小混混,更有人是進監獄的。但是一聽到校長要搞籌款晚會,他們都毫不猶豫地過來支持,能出錢的出錢,沒錢的就去廟里為校長求神拜佛或者送其他的東西。在得知籌款金額還不夠填補籌辦晚會的費用時,他們都滿臉愧疚,覺得自己幫不上忙,對不起校長。而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幕是,負責追收校長所欠債務的兩個畢業生,上班時“盡責地”在幼兒園門口淋紅漆,大喊還錢;但一下班,只要校長需要幫忙他們便會馬上到場。
還有陳老師,明知道幼兒園快倒閉了還是堅持跟在校長身邊,在校長兼職賺錢時,不僅幫忙打理一切,照顧學生的飲食上課,打掃衛生,墊繳水電費,還帶飯給校長;就算放暑假,依然與校長帶著小朋友到處跑演出。雖然期間因為受不了大M的貪心而生氣離開,但當她知道校長勞累過度暈倒時,她又馬上回來主持大局了。
片中多次以上樓梯的視角去觀察幼兒園,我們也看到這里確實是環境差,師資低,教出來的學生根本無法跟名校的比較,不過有一點值得肯定的是,校長一定是個好校長。不然,學生和陳老師為什么要這么毫無怨言地為他奔波呢?
在麥太太帶麥兜去看病時,醫生曾說過,“感情起初都是七彩斑斕的,但在你的心里,肺里,肝里搞著搞著,搞久了,就會變得黑不溜秋。可是發黑的感情,內里還是可以溫軟甜美,只要我們還有音樂。”也許,這就是情的意義了。
四、堅持
人生在世,能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已經不容易,但若能夠一直把自己喜歡的事情堅持下去,更是難得。
同為音樂專業畢業的同學,其他人早就放棄音樂找別的工作養家糊口了,只有校長一個人始終堅持創辦幼兒園,為的是讓小朋友們從小接觸音樂,讓天上賜給人間的鮮花為更多人所發現。
可是這條路并不好走,校長創辦的幼兒園因為交不起房租倒閉了好幾次,但每次他都能想辦法重新再開。不管是去做炒栗子的小攤販,酒樓的服務員還是保安,他都沒有放棄,始終在支撐著幼兒園開下去。就算病倒了,大M卷錢走人,他還能在那里開玩笑說,“得就得,唔得就翻順德(行就行,不行就回順德,粵語“行”和“德”音一樣,押韻)”。連吝嗇的麥太太也忍不住伸出手幫忙了,這樣單純善良的校長怎能不讓人心疼、喜歡?
在最后,幼兒園還是再次倒閉了,只不過這一次,校長沒有辦法重開。他去了某小島的小學做校工,片末,當老去的校長在掃地聽到小朋友的歌聲時,他開心地張開嘴笑了,雖然皺紋增長,牙也崩掉了,但校長還是以前的校長,還是那么熱愛音樂,那么熱愛孩子。
即便校長對世界最偉大的男中音麥交的影響如此之深,可是他卻從不提起,就連他幫麥交小時候錄的帶子要出光碟但沒有他的名字,他也不去理會。
麥兜系列終究是只有大人才能真正看懂的動畫片。我想沒有一部動畫片中的小朋友在看到麥交光碟沒有校長名字時會發出如此深沉的感慨,“這個世界就是這樣子啦!”
那么,究竟這個世界是怎么樣的呢?長大后的麥兜認為,“這是個七彩的世界,這是個晦暗的世界,這是個松塌塌的世界,這是個硬邦邦的世界。正因為這樣,到我們長大,當我們開心、傷心,當我們希望,失望,我們的心又或者別的地方,總有一首歌在竄來竄去,讓我們在軟弱的時候,會多點堅決,硬邦邦的時候會多點溫柔。直到那時候,我們才學會感激,小時候這位傻呼呼的校長,是他送給我們生命里最珍貴的一份禮物。”
于我來說,音樂真的很重要。在我小時候,正是四大天王的巔峰期,家里的光碟機整天播著劉德華張學友他們的歌,也許是因為這個緣故,我從小就很喜歡唱歌和聽歌。雖然長大后,我做的工作與音樂并不相關,可是它已成了我體內的一份子。每次戴上耳機,聽著歌者的演繹,感受著詞者的故事,瞬間覺得生活的煩惱已不再是問題,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世界是怎么樣的,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不過不管是好是壞,只要還有一絲光明,那也不至于絕望。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吧,能把它變為工作也好,或者是作為興趣愛好也罷,你會發現,世界其實也是可以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