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看到最后,用中國的一句老話就可以概括,那就是“積谷防饑”。看過一篇新聞報道,在08年經融危機中,歐美一些華人家庭卻能安然度過,后來從記者采訪他們的情況看,他們都有儲備的習慣,所以在危機來臨時他們有儲備就不會手忙腳亂,反倒能度過危機。看來老祖宗的智慧在關鍵時刻還是很有用的。
后來作者提到了安息日,是猶太人的盛大節日,在這一天大家什么都不做,不工作,不做飯,小孩子也不寫作業。在安息日這一天,大家要去反省自己。后來網上查了一下,發現這不就是周末的來源嗎?其實這樣也很好啊,一周抽出一天大人用來反省自己,沉淀自己,而孩子可以好好吸收這一周所學的知識。一張一弛,是個很不錯的方法。只不過現在的周末變成了大人加班,孩子報班的時間,已經失去了最初的意義。
其實在我想要養成的生活規律里一直有這樣的打算:每周抽出一天去市內的景點轉轉,每月去省內的景點轉轉,每年去國內的景點轉轉。但一直用上夜班作為借口沒有實行。
但是隨時都能休息,反而休息一直不好;隨時可以看書,反而學不出個所以然。我的時間沒有好好劃分區間,使它們相互絞在一起,互相干擾。在房屋設計里面要求劃分區域,做人也受長輩教導要有底線,道理總是相通的,用在時間上也要劃分區域,也要有底線。我自己的安息日首先要提出來,暫定為周日,至于在這一天是反省、總結、還是出去玩,暫時不固定,是否在這一天過午不食,或者只吃素也慢慢來。
學習時間,工作時間,家庭時間要分開,不互相干擾。月總結,季度總結,還有年總結也要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