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應該有恰如其分的距離

? ? ? 在這個世界上有一種動物,名字叫豪豬,就是類似于刺猬的那種,身上帶有尖尖的刺,它們過冬的時候,必須相互在一起取暖才能順利度過寒冷的冬季,可是因為彼此身上都有鋒利的刺,所以就不能太靠近對方,但是也不能太疏遠,近了相互扎著對方,遠了就會因為相互不能取暖而被凍死。所以為了生存,它們自動調節出了剛好的位置,這樣既不會扎著對方,又不會凍死,最后都得以生存好延續下去。


? ? ? 這讓我聯想到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是不是可以真的像豪豬那樣做到恰如其分的距離呢?答案是肯定的,因為人類作為自然界的駕馭者,站在食物鏈的頂端,擁有了強大的大腦,所以自然而然的在這個問題上不會有太多的難題。

? ? ? 可是,事實證明真的能有我們想象的這么簡單嗎?答案是不確定的,尤其是在男性思維和女性思維發生相互沖突的時候,這里衍生出來了情緒,一旦情緒的涉入,就不能用對錯去衡量,這里就會關乎到另一個問題,那就是性格的強弱,有的是天生強勢的性格,有的是天生弱勢的性格。這里無論誰被情緒所感染了,就會出現對于事實的扭曲,出現了無法可以控制的局面,給對方或者給自己造成了傷害,有可能是身體上的,有可能是心理上的。

? ? ? 所以,無論大自然界的豪豬,還是我們人類,都無法逃避兩個現實問題,那就是生存和死亡。然而現實由于豪豬他們主要面臨著的是生存方面的問題,所以相對來說比較單一,自然而然地就能很快調整到恰如其分的距離。

? ? ? 再回頭看看我們人類,除了生存方面的問題,還要有精神層面的建設,如果解決了生存方面的問題還只是第一步,最難的就是精神層面的溝通了,這里會出現了我們人類所獨有的,那就是感情,從而衍生了一個新的名詞那就愛。

? ? ? 尤其出現了這個名詞以后,我們好像不太懂的什么是愛?如何去愛?我們往往做的是通過自己表現來去取得別人的關注,或者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從而誘導別人。根據費羅以曼對于愛的有了新的定義,愛是什么,愛是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是一種讓人無法控制自己的感情,會設身處地為對方所考慮,自動自發的一種行為。可是這樣的定義,只是他個人的想法,難道真的適合每個人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一百個人心里有一百個的哈姆雷特,我們必須建立起來自己精神的后花園,這樣才能讓自己真正的快樂起來。

? ? ? ? 早在一千多年的我們的范仲淹范丞相,曾經提出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可是我們真的能夠做到嗎?那我們只有拷問一下我們每個人的內心,無論如何去把握去權衡利弊,我們想要的那種恰如其分的距離是很難做到的,比如我想你的時候,你剛好在我面前,或許這只是我們人類對于這一美好的憧憬和向往。

? ? ? 如果我們對于人類的探究還只是局限于太多,所以這一偉大而又艱難的問題,值得我們一代人又一代人去努力著,踐行的,我希望有一天我跟你的距離不僅僅局限在于可以丈量的,而是我們的心?是相通,是沒有距離,如果擁有了精神層面的寄托,那么現實就顯得微不足道了。這樣的距離才是人與人之間最寶貴和最難得的。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