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來到新宇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一天,曾與劉總共同參加會議,新宇藥業劉總為我們簡單介紹企業,我們了解到新宇是一個既關注產品安全,又關注污染處理的企業,它是一個實力較為雄厚,面向市場需求的企業。在會議上得知新宇人的精神,品格——不懼堅辛,認真努力。得知新宇藥業對環境污染,三廢的態度——嚴格遵守國家要求,不斷更新廢水處理機制,實時檢測水質變化。
7月3日,我所在小組與老師共同完成一個微生物培育實驗。實驗中需根據微生物品種調節pH,老師的操作和工作人員的指導讓我們明白微生物實驗中嚴格的實驗要求和規范以及謹慎的態度。
7月4日,我所在小組先行參觀三廢回收利用的處理工廠。制藥廢水作為最難處理的工業廢水之一,廢水中的污染主要來源于菌渣的分離,溶劑萃取,精制,藥品回收設備,地面沖洗水處理等生產過程。高濃度的發酵類廢水的COD含量一般在10000mg/L以上,BOD5/COD值差異較大,廢水帶有較重的顏色和氣味,容易產生泡沫,廢水的pH值、水質、水量的波動大等。新宇藥業對高濃度有機制藥廢水的處理主要采用厭氧法,但厭氧法一般不能單獨使用要經過進一步的后續好氧生物處理。優點是可直接處理高濃度的有機制藥廢水,產生的甲烷可回收利用,節能且剩余污泥量少。循環處理后的廢水濃度為75COD,此水可以用來澆花、養魚等等。這套廢水處理系統凈化效率高、節省人力物力,解決了生產過程中廢水污染環境的問題,體現了新宇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積極響應總書記的號召、認真解決環保問題的態度、貫徹落實國家環保政策的積極性。
7月5日,參觀發酵工廠車間,了解鹽酸林可霉素的生產流程。從車間技術人員那處獲悉,該公司生產的鹽酸林可霉素不僅暢銷國內,通過了國家的GMP認證,還在2016年9月14日通過了美國的FDA認證。團隊成員通過實地考察,了解到鹽酸林可霉素生產流程的概況。整個生產流程最為關鍵的是確保無菌,因此,用于發酵的空氣必須進行無菌處理。處理過程分為兩步,分別是預處理和精處理,處理后的空氣,凈化效價可達99.99%。為了確保生產的正常進行,工作人員每隔一小時記錄每個發酵罐中的溫度、濕度、壓力因素。每個發酵罐的溫度在電腦屏顯示,藍色數字表示正常,紅色表示偏高,綠色表示偏低。下午,隊員與工作人員共同參與了葉脈制作的活動,制作好的葉脈紋路清晰,造型精致,在制作的過程中,隊員們與工作人員增進了友誼,團隊成員的協作意識也得到了提高。由此,一天的實踐活動在融洽的氛圍中結束。
7月6日,實踐基地更換為菌種篩選實驗基地,團隊成員進入實驗室后,與工作人員共同處理上一組隊員所參與的鏈霉菌篩選實驗的后續材料處理和實驗結果分析。下午,團隊成員們匯總了一些問題,與工作人員進行采訪和交流,我們了解到每個工作人員都會制定自己的工作目標,積極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公司的招人用人制度也十分完善,依據學歷和工作經驗進行合理分配,此外,每天早上8:00個小組準時開會,總結反思前一天的工作,規劃當日工作。
7月7日,實踐基地依然在菌種篩選實驗基地。參與菌種的分檢與篩選,協助培養基的配置和分裝,熟練掌握了微生物培養基的封口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