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死亡的顛覆認知》By蘋媛【帶心旅行】學而思
討論死亡,若無身邊人身故感受就不會過深,爺爺奶奶在我大學時候相繼離開,因為覺得他們是正常老去,沒覺得意義在哪里,后面有閨蜜父親離世,祂照顧全程,整個過程耗時近一年,其中艱辛只有祂知道,反正祂快成半個醫生了,且現在特別關注身體健康,可以說有些草木皆兵,祂只對我說哭了一次,反倒說最多的是快走了好些,太疼苦了。去年外婆過世,外婆樂觀通達一生,死亡對她而言,一點都不懼怕,經常說不就往地上一趟,碎覺唄,所以走的也不疼苦,生死輪回也像車輪戰,每個人必經之路,不過父母親的路程細想看,也是倒計時了,所以去年父母親與我討論買墳地事情,我是半天無法回魂,我都還未反哺祂們老人家,祂們就自己安排后事了,心里真的被鼓重重的敲了一下又一下,嘴里是最硬的說,哎喲,風水寶地也買啦,這年頭能買到地也挺富豪呀,反正沒個正行,但是心里卻是酸的,我想我不能更傷感,許父母的內心定比我更會掩飾。
今日蘋媛直擊死亡主題,想著任意寫幾句算是敷衍我習慣的字得了,然內心卻無法平靜,因為畢竟那是我們需要在任何時候或十幾二十年后需要承擔的責任。若與無準備,怎么應對,相信都是第一次,說經驗是醫生或者殯儀館人的活兒,且有過于殘酷的心里,但對雙親死亡無此關注度,那就更無應對能力,更留憾事,難以彌補。對死亡顛覆的認知必須去直面,關于臨終關懷,關于死亡質量,關于有勇氣有智慧的尊重生命……我想找機會跟父母聊聊,也找機會跟先生聊聊,跟身邊人聊聊,話題承重多少親情,就真實的袒露心聲吧,現實避無可避,就理智與情感共同面對,也許這次帶讀能讓未來面對的死亡更理解生命最后的意義。做給兒女看,也是種對生命更深刻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