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叔叔阿姨大家坐一起吃飯,才懂得為什么說這個尷尬的年齡越來越害怕大家聚在一起。有人被催婚,有人被追問工資,而我則被問起就業。
畢竟畢業在即,出于關心,出于好奇,最終聊來聊去也落在了如何就業這一問題上。看著我長大的叔叔阿姨自然也就熱情的給我推薦各種出路,最一致的意見都是希望我考公務員。
當我說出不太想考的意見時,大家似乎都很驚奇,開始給我舉各種各樣的例子,誰家的孩子一開始就有明確的考公務員目標,最終結果很好,現在生活挺不錯的。他們在努力說服我,從各種角度,甚至父母都開始覺得這樣挺好的。
我挺想離開,可是又覺得不太禮貌,而且大家都出于好心,怕讓他們不舒服。于是開始解釋,我覺得自己還想出去看看,還有一點夢,努力一下。他們覺得我還年輕,空有一腔熱血,我覺得應該轟轟烈烈,我還不懂生活。有個穩定的工作,離家近些,一切似乎都很不錯啊。
“考研最終的結果還不是為了工作!”是嗎?不是嗎?都不可否認!或許,我開始動搖了,從什么時候呢?初試結束后,心里越來越忐忑,不知道接下來應該往哪里走。我想要接受最好的結果,做好最壞的打算。內心開始很慌亂,很煩躁,好期待可以立馬宣判,好害怕結果。嘴上說著,只要努力過了,結果如何我都接受,心里卻尤為忐忑。
我不知道自己該如何,也不知道自己內心想要的是否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