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職場少不了糾結(jié)這個問題,我該繼續(xù)干還是該離職。
認真看,有料有干貨,一定可以幫到你!
一、如果你已經(jīng)對現(xiàn)任公司權(quán)衡各種利弊后是各種吐槽,有著上班=上墳的心態(tài),沒有絲毫懷戀想留下的意思,那證明你確實是想say goodbye。
確定離職,考慮二個因素:
1.有沒有資源給我機會,我可以直接走人。(資源是錢、人脈,有這些辦事起來更容易。比如西虹市首富里面男主角,人家沒本事但是狗屎運好,有錢?。∽錾?,啥順利!還有就是有人脈,你看王健林的商業(yè)機會,出席到場都是些什么人)
2.我有沒有核心競爭力或者說可遷移能力去下家公司依然沒問題。
如有資源,直接去吧!如對能力探尋期,那需要做理性分析,后面會說。
二、權(quán)衡各種利弊后(房貸車貸,養(yǎng)娃…),好像也不一定要離職,只是工作中遇到一些問題。
介紹一個CD模型(明尼蘇達工作適應論)這個模型可以幫助你理性的分析現(xiàn)階段工作中問題,解決你當前工作中的各種問題。
操作說明:
1.先確認,你是幸福線問題(需求與回饋)還是成功線問題。幸福線問題:你不知道你自己的需求(想要錢、權(quán)、時間、福利等等…)或者你知道需求但是公司沒有給你回饋。成功線的問題(能力與要求)成功線問題:我不知道自己核心競爭力是什么?還是能力達不到?還是我對崗位要求不清楚(畢竟太多人默默工作做了很多,但升職的卻是別人…這種情況也很多很多)
界定好成功線和幸福線后,第二步開始。
2.一切都該輪盤從需求出發(fā),逆時針運轉(zhuǎn)到回饋-要求-能力,直到再回到你的需求點。
第一步:明確你的需求是什么?是希望公司給你更多時間?還是給你職位升遷?還是職位加薪?還是調(diào)整一些崗位內(nèi)容?還是希望增加福利?明確你需求之后,我們再往下走 。注意:你的需求不一定是你的真實需求,需求需要咨詢師探尋的。這里的需求是對價值觀的探尋,可以用舒伯的價值觀做探尋。
第二步:你的需求公司能否給你回饋?(注意不要主觀臆斷,你覺得公司一定不會回饋給你)如果你溝通后,公司愿意給你回饋,恭喜你,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你得到你想要的了!如果公司因為一些原因不能給你回饋,為什么不能給你回饋呢?來,我們第三步
第三步:不能回饋,考慮是否滿足公司的崗位需求?你做多少,公司給多少?一定不是公司要求我做什么,我才做什么。如果你是對崗位需求不明,那么去問你的直接領(lǐng)導,你應該做些什么,保證目標不偏離。公司就是等價交換,你的能力創(chuàng)造利益=公司回饋對應價值
第四步:你已經(jīng)明確你想要什么,公司也能給你回饋,你也知道了崗位的要求,現(xiàn)在問問自己能不能拿到!即考慮能力層面。是不知道自己有什么能力?找不到核心競爭力?還是沒有想過提取和總結(jié)自己的能力?還是確實能力不夠?建一個每月重要事件檔案吧,這樣確保隨著時間推移,但你不會忘記自己的核心事件!
因為我見過很多人工作優(yōu)秀,但是不會提煉出自己工作亮點。周報、月報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另外多看書,多去做,去結(jié)交。
運用這個CD模型,再多問自己一些問題,抽絲剝繭后,你會慢慢有一個更清晰的目標,問題的最后,只有你自己才是你的靈魂擺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