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焦慮到死,也不能放緩努力的步伐

原創文章

轉載請注明出處

文|白色風車騎士


圖片來自網絡

昨天,接到了朋友小D的電話,我和她關系不錯,但聯系得并不密切,工作分隔兩地,一年到頭,見面的機會也不是很多。電話一通,沒寒暄兩句,問到最近的生活,她就開始了喋喋不休的抱怨:

“房租又漲了,但這地方離公司近,上下班能節省不少交通費,時間成本也大大降低,可工資卻遲遲不加,這樣下去,真的不搬不行了。”

“原本因為興趣愛好報名了語言班,還沒等到考試,又有工作需要,不得不開始準備專業資格證考試,每天又是聽課又是看書的,感覺時間好像不夠用了,真恨不得自己是個不用睡覺的體質。”

“同事黃姐,家里兩房一鋪,租子收得比工資還高,就這,還是兢兢業業的努力干活兒,每天下班還要去健身房,瑜伽游泳健身操,快四十的女人看著還跟二十多的小姑娘似的。”

“每天抽個蹲坑的空一刷朋友圈,一片琳瑯滿目的繽紛生活,曬娃的家庭美滿,秀恩愛的甜蜜幸福,出去旅游的自由瀟灑,我卻連個及時點贊的功夫都沒有,明明覺得自己也很努力啊,可是為什么卻控制不住地感到焦慮!”

對于小D的話,我深以為然,身邊有相同境況的朋友也不在少數,二十幾歲的我們,明明很努力,可為什么越努力,卻覺得越焦慮呢?

據新的社會調查顯示,超過百分之二十的年輕人都被焦慮所困擾。工作的壓力,家庭的重擔,親友間的橫向比較,讓我們突發了強烈的危機感和焦慮感。看到別人買幾千塊的衣服已稀松平常的時候;看到別人房、車備好只待結婚的時候;看到別人輕而易舉就能開始一段說走就走的旅行的時候……

人類習慣并喜歡關注別人比自己強的地方,而見識到了更加廣闊的世界之后,必然會對自身的生活現狀產生思考,多數時間這種思考的結果都是不滿意的,所以,我們想要尋求改變,繼而激發出內心對于未知結果的焦慮。

網絡上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不怕比你聰明的人,就怕比你聰明的人,比你還努力。比如大學時候的學霸,并沒有因為拿到國家獎學金,年級第一名就給自己太多放松的機會。

當身心適應了一個比較平緩的生活節奏,可以倚仗原有能力把問題處理好的時候,就是說明已經沒有新鮮的有挑戰性的任務被加入進來了,此時就已經進入到了一種“舒適區”,焦慮有時候讓人進步得更快,正是因為打破了自己一直所處的“舒適區”,我們發現“吃老本”已不足以完美地完成工作,達到預期的最好目標的時候,我們就會刻意地加快前進的腳步了。

說到底,年輕人的焦慮不過就是害怕平庸,在別人精彩的時候自己卻碌碌無為,擔心努力的沒有回報。《這個殺手不太冷》里有這樣一句臺詞:

—Is life is always this hard. Or is it just when you’re a kid?

—Always like this.

生活總是艱辛,有時候焦慮是好事,但沒必要再因為過多的比較而徒增壓力,社會環境是浮躁的,導致我們習慣去緊跟周圍人的步伐,卻鮮少靜下來,好好地看看自己。

二十幾歲的年輕人,想要進步是好事,但努力之后仍舊焦慮的問題,就是把重點調整到自己身上來了,縱向比較也是必須的,與自己作比,更能凸顯不進則退的本質。

拒絕平庸最佳的方式,是永遠不失去追求卓越信念的那個瞬間。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其實挺不想寫這個周總結,因為自己過得的確挺混亂!但這是一種反省和調節的過程,會越來越好的,我堅信! 1.早睡早起我...
    汐汐嶼閱讀 297評論 0 0
  • 雖說住在這里好些年,出生在這片小而茂的土地上,這里的植物園卻還真沒仔細逛過,離我們家不算太遠,順著幾個十字...
    甜玉米ni閱讀 348評論 0 0
  • 今天是馬克讀書訓練營第十二天,七月十二號,晴。讀到誘人通奸所受罪罰時,頗覺痛快;及至看到阿諛之人也在同一圈,且比前...
    蘭浥塵閱讀 221評論 0 1
  • 第一次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它是這么寫的:我給你描述一個靈魂,它擁有不懈的青春。 后來才知道這是海龜先生《男孩別哭》里...
    文字是本命耶閱讀 11,974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