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守望者

本文作于2016-08-16

明天就是傳統節日中元節,又叫“七月半”,民間俗稱“鬼節”,傳言在七月半這一天,鬼門關大門常開不閉,地府會放出全部的鬼魂,眾鬼可以出游人間。

七月十四,是鬼月中陰氣最重的一天,也是一個以祀鬼為中心的節日。

在七月十四至七月十五,民間有諸多禁忌,盡量避免掛紅繩、鈴鐺、風鈴等物品,避免夜間外出游玩散步,避免到河里游泳…

這些民間禁忌,都意在避免鬼節到來時招惹到鬼魂。

“伢仔,快上岸來!”一名年過六旬的老者勸說著河中戲水的小孩。

“我還沒玩夠呢!”小孩有點懊惱。

老者走近河岸,一邊招手示意小孩上岸,一邊繼續勸說:“明天早點來,玩個痛快!

小孩悻悻地上了岸,把身上的游泳圈取下丟在一旁。

撫河岸邊,幾名老者一一勸說河里戲水的小孩,他們操著臨川話苦口婆心地勸小孩上岸,小孩子聽不懂時,他們轉換成蹩腳的普通話繼續勸說。

很顯然,勸別人上岸是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有時甚至招致家長的不滿。自己家小孩不愿意上岸,家長沒耐心地說“老人家會乓(方言,“驅趕”之意)”

老者聽完很郁悶,辯解說“我不是乓你伢仔,你伢仔玩得再晚都和我沒關系,但我說句丑話,在這河里,我每年看著別人溺死。”

說完,繼續勸說其他孩子和家長:“立秋了,河水寒氣重,今天陰氣更重,早點上岸回去吧!”

小時候,大人(不止于自己的長輩)會教導說:“七月半不要下河玩水,因為這天去水里,鬼魂會和你玩鬼抬腳的游戲,一不小心,命就被抬走了?!?/p>

如今,已經很少有人愿意去教導別人家的小孩了。你想著“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你教導別人家小孩,是出于好心,但有些家長不這么想。他們愿意寵溺著自己的小孩,而你的教導是多余的,冷不防有些家長還沖你說“多管閑事”。

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事情。別人家小孩隨便打小朋友了,你好心勸一句“不能欺負別人”,卻未必收到小孩家長的友好回應,他們對你教導他們家小孩頗有不滿“小孩子的事情,玩而已,大人何必當真?!眲e人家小孩隨手亂扔垃圾,別人家小孩用石子劃路邊的車子,別人家小孩破壞公共物品……

撫河岸邊的這群老者,愿意招人煩地勸小孩子上岸,不是因為他們愛多管閑事,是因為他們見過幼小的生命在自己眼前逝去,而自己無能為力;更是因為他們秉承著年長者的良心去教育年幼者。小孩子不懂一些道理,被教導后不高興很正常,孔子不還說“人不知而不慍”嘛,更何況小孩呢。但你家長知道夜里戲水的危險,別人教導你小孩你要感激,而不是圖一時口快,傷害別人的善心。

塞林格在《麥田里的守望者》中說:我將來要當一名麥田里的守望者。有那么一群孩子在一大塊麥田里玩。幾千幾萬的小孩子,附近沒有一個大人,我是說—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帳的懸崖邊。我的職務就是在那守望。要是有哪個孩子往懸崖邊來,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說孩子們都是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兒跑。我得從什么地方出來,把他們捉住。我整天就干這樣的事,我只想做個麥田里的守望者。




- END-

作者:武毛先生

往期原創,點擊閱讀:

李楓控訴郭敬明性侵之后,各方的反應……

聽過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當手機流量成為財富的象征時……

《小王子》丨一本戀愛教科書

今宵酒醒何處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