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書目】《關鍵對話》
【課程領拆】趙周老師
【上課時間】2017年8月1日
【課程主題】關注三件事,決勝關鍵對話
【課程大綱】
1、關注自己的真正目的,拒絕做出“傻瓜式選擇”
2、關注自己的表現,自我覺察的修煉——明確表現背后的感受,分析感受背后的想法,梳理想法背后的事實。
3、關注對方的狀態,主動傾聽的技巧——詢問觀點,確認感受,意譯重述,主動引導。
一、什么情況下屬于關鍵對話?
1.有情緒
2.觀點對立
3.后果嚴重
二、鍛煉智取關鍵對話方法
1.時刻注意觀察自己溝通目標是否保持一致
2.出現激動時停止當前,實施反推
三、營造安全感的傾聽技巧,讓對方坦率說出想法
1.詢問觀點
2.確認感受
3.重新描述
4.主動引導
上傳中,請稍候…
【作 ? ? ? 業】
1、想想最近一周有無消極情緒,如失望、生氣,擔憂等,如果有:
1)首先回顧那件事
2)對那件事進行四步剝洋蔥:
【行為】-我著急了,恐嚇了,暴力了,沉默了。【感受】-就是情感表現,如興奮、自信、感動、心曠神怡、害怕、不耐煩、精疲力盡、心神不寧、緊張等等。【想法】-感受怎么來的?你自己的想法是什么?“我認為..........."。 ? ? 【見聞】-你這個想法依據是?質疑想法。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近一周,可能是太累的緣故,情緒控制較差,很久沒出現的情景又出來了,一看到寶寶只看電視,不學習不練琴不做作業,叫她也愛理不理的,火立馬就上來了,很暴力的直接關了電視,命令式的讓她去干我想她去干的事。
四步剝洋蔥:【行為】使用了暴力方式應對【感受】煩躁、生氣、冷眼望LG【想法】覺得寶寶沒按照安排完成才去看電視,不守規定;討厭LG不負責任的誘惑寶寶,使寶寶不受控制,且他沒跟我站在一條線上;認為整天看電視好浪費時間【見聞】1.根據以往觀察,寶寶只有在不開電視的情況下才會主動做些有意義的事,例如看書,拼圖,或練唱歌。2.看過的兒童教育理論均表示,父母教育觀點一致做法統一,孩子在接收信息時才不會產生對立情緒。3.專家表示孩子看電視是單向思維模式,長時間坐著看電視腦部活動會減少,反應會變得遲鈍。【想法對嗎?】想法對,但行為不對,故推不翻原有想法,只能改善溝通方法。
2、幫助你的閨蜜、好友進行一次上述分析
朋友因運動產生焦慮,跑步讓他既興奮又消極,他想運動,可身體告訴他需要休息。因心、身產生觀點對立,心情焦慮,后果是可能身體最后受不了會倒下。
對朋友進行分析:【行為】你讓身體去干活,身體干了一段時間說它累了,不想干,于是你使用了沉默讓它休息了一周,但實質上你很想他干下去,于是你產生了矛盾的情緒。 ? ? ?【感受】焦慮,心急,無耐 ? ? ? ? ? ? ? ? ? ? ? ? ? 【想法】你認為身體需要休息,擔心勞逸不結合,身體會出狀況,但又覺得時間不多,急于求成,再者,非常向往著馬甲線。【見聞】朋友現在因為勞逸不結合而感冒一周了。【反推】感冒真正的原因是因為跑步嗎?休息不好是真的因為跑步嗎?很晚也要跑步是真的只有那個時間才能跑嗎?跑步需要的時間長,而目的是減肥,在時間不充足的情況下有其實項目能代替嗎?心身真的不能相隨嗎?
3、角色扮演:
圖片發自簡書App
【場景】女兒考試沒考好,非常消沉,你去安慰她,沒想到女兒卻沖著你來了,她說,“都是你!你給我壓力太大!”你頓時懵了,“我哪給你壓力了?我沒有給你壓力,我覺得我已經算父親中很能理解人、很平易近人、能與女兒做朋友的人了,我也不是那么重視考試成績。”女兒沖你吼,“你給我的壓力都是無形的!”你也來火了,沖女兒嚷,“你如果平時少看些漫畫,也不至于考成這樣!”女兒摔門出去了。
【角色扮演】找一個朋友,和TA進行角色扮演,對方扮演女兒,你去扮演爸爸,你要運用拆頁3里的四步(詢問對方觀點,確認對方感受,重新描述,引導對方)中的前三步和對方完成這個對話。
詢問對方觀點:“女兒,你是否覺得自己沒考好?覺得自己是沒盡全力嗎?覺得爸爸讓你有壓力了嗎?覺得對不起父母嗎?后悔平常努力不夠嗎?”
確認對方感受:你覺得不開心?擔心?焦慮?害怕?煩惱?失望?緊張?
重新描述和主動引導:爸:女兒,你有壓力嗎?女兒:是,都是你,給我壓力太大!爸:你覺得爸爸給你壓力了?女兒:是的,你給我無形的壓力。爸:爸爸給了你無形的壓力?女兒:是的,我怕考不好會讓你失望!爸爸:你擔心爸爸因為你考不好而不開心?女兒:是的,我不想爸爸你不開心,也怕下一次也是考不好!爸爸:我的好女兒,謝謝你,爸爸只想你開心。下一次的事情誰也不知道,只要我們盡力就好!女兒:爸爸……(此刻抱抱?)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