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平臺:奇跡號
簡 介:這是由一群科研工作者、大學教授、有過硬專業技能的科學相關領域從業者所組建的一個專業的科技知識與最新前沿動態傳播平臺。
原文鏈接:戳這里
重要聲明:本文遵守創作共享CC BY-NC-SA 4.0協議,禁止不獲取授權的任何形式的轉載,<u>包括且不限于</u>任何形式的紙媒、微博、微信、公眾號。
《奇跡號·科學本周》是我們奇跡號的一個子欄目,宗旨是把我們本周搜集到的最有趣的幾項科學進展帶給你。
本期音頻伴讀請戳這里
<big><big>醫學</big></big> >>>
<big>《重建心外膜FSTL1促使成年哺乳動物心臟再生》</big>
簡 介:
分泌因子卵泡抑素樣分子1(FSTL1)在心肌梗死的心臟心外膜中檢測不到,當利用膠原貼膜縫合法在梗死心臟上重建FSTL1時,FSTL1能誘導已存在的心肌細胞進入細胞周期并開始分裂,從而提高心肌梗死模型的小鼠及豬的心臟功能和存活率。
跳轉鏈接:Nature新聞頁
<big><big>材料物理</big></big> >>>
<big>《發現納米鐵電材料》</big>
簡 介:
類似于帶有永久性磁極的鐵磁材料,鐵電材料帶有永久性電極(駐極體)。由于電偶極可以直接被電場定向,比用磁場操控鐵磁材料簡單得多,在電子學上可有廣泛應用,例如制造電存儲設備。以往的鐵電材料變得非常薄的時候就失去了鐵電特性,無法用于現代電子器件。美韓研究人員出乎意料地發現,只有若干納米厚的薄膜材料也可以擁有鐵電特性。這打開了鐵電材料在微電子領域得以廣泛應用的窗口。
跳轉鏈接:PhysicsWorld新聞頁
<big>《拓撲絕緣體表面態的能帶工程進展》</big>
簡 介:
基于拓撲絕緣體的各種拓撲物態研究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是理論預言的各種新奇量子效應很難被觀測到,其主要原因是起關鍵作用的拓撲電子態往往位于拓撲絕緣體與普通絕緣體、磁性、超導等材料的界面,而界面區域往往較材料內部具有更多的缺陷、無序和雜質。但是,狄拉克表面態的能量-動量色散關系仍是由拓撲絕緣體表面附近的勢能來決定。這個獨特的性質意味著可以在不改變拓撲絕緣體基本性質的前提下,通過改變拓撲絕緣體表面附近的勢能有效地對拓撲絕緣體狄拉克表面態進行修飾和調控。
跳轉鏈接:PRL論文頁
<big><big>天體物理</big></big> >>>
<big>《亞毫米亮星系氣體形成的計算機模擬》</big>
簡 介:
高紅移亞毫米亮星系是宇宙中最明亮的、能夠孕育大量恒星的星系,但對它的宇宙學模擬到目前為止并未取得足夠的成功。現在,一個基于宇宙流體動力學的星系形成模型,在同時滿足各種物理觀察限制的情況下,已經成功模擬了亞毫米亮星系的形成過程。
跳轉鏈接:Nature新聞頁
本周報料人: arc<small><small>(微信)</small></small>、張志杰<small><small>(微信)</small></small>、季燕江、晃晃<small><small>(微信)</small></small>、邏輯引擎<small><small>(新浪微博)</small></small>
主 編:晃晃
語 音:哪吒<small><small>(微信)</small></small>
背 景 音 樂:river flows in you(李閏珉)
本文遵守創作共享CC BY-NC-SA 4.0協議,禁止不獲取授權的任何形式的轉載,<u>包括且不限于</u>任何形式的紙媒、微博、微信、公眾號。
原文鏈接:戳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