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戒365天日更挑戰營第007天
本文悲觀色彩極重,如不喜,請直接右上點叉叉。
我已經忘了最一開始在沒有人逼迫我寫東西的情況下,我是怎么開始寫東西的了。
1.其實我一直都是比較擅長寫作文的。
換句話說,在我漫長的學生時代,我從來沒有為寫作文苦惱過。不過僅限作文。
800字對我來說只少不多,如果開心了可能會寫個2000、3000,經常被老師說寫的如同脫韁野馬然而居然還能緊緊圍繞一個中心思想。
高考語文139分,鑒于前面有一道8分的詩詞鑒賞題我一分都沒有得,大概,我的作文不是特別差的。
2.但是我很清楚我只擅長寫議論文,或者就是寫作文。
我的優勢和劣勢都十分明顯。
我的優勢是,你哪怕給我一個句子,一個詞,我都能飛快的圍繞一個中心寫出上千字。我的手機備忘本里常年累積各種素材,還是不過期的那種,不要說一年了,估計一年半的日更我都不愁沒東西寫。
我的劣勢是,我缺少正常人的情感。看散文我就會有雞皮疙瘩。生理性的。雞皮疙瘩。更不要說自己寫了。
3.大學二年級的時候我得了抑郁癥。雖然那時候還沒有現在這樣對抑郁癥有所重視,但是醫院確診后立刻通知了學院,最終學院安排了我的一個同寢室的同學看著我,大概是害怕我從高高的宿舍樓上一躍而下。
我的小伙伴,讓我們愉快的喊她K,是一個矮矮的愛笑的女孩子,她陪伴我的方式就是陪我看電視劇,我至今都記得我們一起在一個寒冷的冬天的夜晚看完了一部日劇,叫做《交響情人夢》。
然后我就開始在校內網,對,就是人人網上,開始寫東西了。
那時候每一天的生活就是看片子,然后寫感想,然后上課。
《交響情人夢》反反復復一共看了60遍。然后我一共寫了30多萬字的劇評,然后我的生活終于步入了常態。
4.然后機緣巧合,我投身到了有償寫作的隊伍當中,那個在我的心里大抵是屬于工作范疇,我并不快樂。
即使我迅速的通過這項工作積累了一點點財富。
但是我仍舊不快樂。
而且似乎我的不快樂完全來自于,我把文字變成錢的過程中所產生的一種不確定性和一種恐慌。
因為我是一個缺乏正常人的情感的人,所以我非常、非常、非常抗拒分享,在一定意義上我認為很多東西都屬于內部驅動型,外部的工具再好,內部驅動不到位,那些工具也不過就是廢物。
同樣,在我工作以后,我突然不愿意再在網上寫日劇的評論了,因為那并不賺錢。既然不能賺錢,那就屬于分享,那我就突然變得非常討厭,因為我覺得用我的文字不會讓一個討厭日劇的人去熱愛日劇。
或者說用劇評賺錢賺的太不穩定、太緩慢。畢竟不要說當時了,就是現在,日劇也只是一個特別特別特別小眾的玩意兒。如果我寫劇評,還要配圖,折騰下來性價比就低了很多。
我還是通過有償寫作賺錢,在這個過程中,我是乙方,編輯們是甲方。
對,你猜對了,甲方虐我千百遍,我還得對他如初戀。
因為給錢的呀!
5.我的稿費在漲。由于從不拖稿,修改認真,所以我幾乎在所有接觸過的編輯那里都獲得了五分好評。
但是這是工作,是拿錢的工作,寫作在這個時候對我來說已經不存在了。
不如說我就是一臺融合著ATM功能的打字機。
吞吐著巨量的文字,換回一張張的鈔票。
由于入行久,我也越來越不走心,或者說不用特別走心,就能達到滿意的效果,按理說應該是一個性價比非常高的兼職了,然而我還是不快樂。
再也找不到當初看了一部日劇就趴在那里敲字的激情了。
為什么?
6.因為我現在似乎找到了別的發泄渠道?
并不是。我依舊會陷入周期性的情感低潮不能自拔,完全不知道為什么就是缺乏正常人的情感。
依舊討厭散文。
卻不再想隨意的寫字。
那么,到底為什么,我越寫越不快樂?
想了很久,結果還是無解。
居然無解。
鋼鐵戰士一樣的我,居然,無解。
那么就這樣接受吧。
寫著,不快樂著,沒準哪一天就能突然快樂起來?
總是這樣單純的樂觀的想著。
但是我親愛的K告訴我,那是不可能的。
按照她的說法,我不快樂完全來自于日劇質量下滑,導致我寫不出來了。
好像說出了一部分原因呢。
所以我才嘗試通過日更,試圖找回原來的快樂。單純的,文字的快樂。
說到日更,我似乎一直在日更。每天3000字,拿錢的那種,性價比還挺高的。
這么想想,大概真的是因為變得功利了,所以才不快樂吧。
寫到這里,突然發現結不了尾了。那就這樣吧。希望365天后找到讓我快樂的那種感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