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工業品銷售 - 《從零開始做銷售》

什么是銷售

我所理解的銷售含義是這樣的:通過與客戶的聯系,發現客戶需求,結合自身商品特點,向客戶傳遞相應價值,促成交易,并最終滿足客戶的全過程

銷售的商品可以是有形的硬軟件產品,復雜系統的集成,也可以是各種無形服務。

銷售人員需具備與每個過程相對應的能力,做到銷售閉環,最大程度確保銷售成功。

客戶為什么買

因為客戶在生產運營投資中遇到問題或困難,需要解決但又超出自身能力范圍,需要尋求外界的資源。

如果恰好某種產品或服務能夠很好地解決,那么客戶愿意為之付出相應的報酬。

對客戶而言,他們通常認為自己需求是已知的、明確的;

而對銷售人員來說,客戶的明確需求已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銷售壓力,需要深入挖掘用戶潛在的、未知的需求,甚至于創造本不存在的新需求。

工業品銷售特點:

目標客戶的數量相對少但集中。(僧多粥少)

客戶的采購頻次低,但單次采購量和金額大。(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

客戶購買決策過程長且復雜,往往多部門參與(技術、工程、采購、商務等),出發點不同,通常需綜合考慮供應商品牌、性能、價格、條款、貨期、服務等。(都有理,不再是技術一言堂)

從工作便利和長遠發展來看,客戶多數希望保持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合作良好的情況)

考慮到工業品技術含量,客戶愿意和具備專業知識和經驗的銷售打交道。(沒那么多閑工夫)


銷售的四個場景

根據客戶需求和銷售對策不同,我按個人理解分了四種類型:

第一種:(剛需!價格最敏感!)

客戶:有明確需求,知道約定俗成的解決辦法。有預算

目標是購買到符合自身要求的,性價比最高的現成產品或服務。

銷售:市場競爭者能提供同類型產品,只是性能略微差別,很容易陷入價格戰。銷售需盡全力影響技術規范有利于己方,提高對手成本;同時向公司申請最優惠價格,以備不測。

舉例:

?客戶投資新建工廠,設計院提供成熟圖紙設計,用戶根據設計和經驗羅列出明確的采購清單;客戶將通過招標或采購詢價,在能提供同等產品或服務的公司中,選擇一家最合適的。

銷售人員需要入圍招標,影響技術要求(性能、參數)并獲得核心技術負責人支持,滿足商務要求,盡力贏得高層認可,通過競標方式贏得項目。

?客戶某臺設備壞了,需要買一臺新的或是更換成其他品牌的對應產品。

原產品銷售人員需要利用客戶關系,讓客戶依舊采購同一產品,或購買升級后的新產品。

競爭對手銷售人員則是找出現有產品的不足,突出自身產品優勢,獲得客戶技術的支持,贏取訂單。控制好渠道,做好價格,因采購可能參考原產品價格,也應做好工作。

第二種:(剛需!情感認同!)

客戶:有明確需求,但不知或猶豫現行解決辦法是否為最優。有預算

目標首先是確定最合適的方式,其次是購買最合適的產品。

銷售:清楚理解客戶需求,明確有待解決的問題;結合產品特點優勢,影響用戶選擇推薦的解決辦法。前期游說與用戶建立了一定信任度和合作意愿,可指定理想的參與競爭的品牌,鎖定技術指標優勢,甚至獲得一定范圍的價格溢價,或多一次的議價機會。

舉例:

?客戶需要上一套信息化項目,優化數據管理,提升生產運營效率。但在系統架構、數據安全性、可靠性配置上存在疑惑,對是否應預留額外接口也舉棋未定。

銷售人員要了解項目背景,涉及的客戶組織結構如項目實施和最終使用部門,在此基礎上提出合理化建議,消除各方顧慮,建立優勢或提高門檻,并有推薦競爭對手的優先權。同質化依舊存在,價格戰也難避免。因有前期的情感積累和技術認同,有回旋余地,贏的概率大。

?客戶用來測量管道流體的流量計在運行1年后,出現了精度不穩定。猶豫是做修理還是更換其他原理流量計。

銷售人員從產品原理、適用性、穩定性、維護以及合作的益處來打動客戶,指定品牌,贏取訂單。控制好渠道,做好價格。

第三種:(情感認同!價值與共!)

客戶:無明確需求,但受行業發展或技術趨勢影響,不滿足于現狀,存在潛在需求;或處于概念需求階段,朦朦朧朧,說不清道不明,但總感覺有。無預算

目標首先是確立明確需求,形成方案,其次申請預算,最后采購最合適產品。

銷售:需要對行業有深刻理解,了解客戶工藝,擁有一手現場信息,從更多的維度和角度通盤看待客戶問題,通過專業分析幫助用戶梳理需求,推出融合有利自身的合理方案,與客戶形成利益共同體。客戶明確的具體需求后,向公司相關部門申請預算。

通常這是集合第三方產品的系統方案,對供應商集成和資源整合能力要求較高。也恰恰如此而提高技術門檻,打擊對手增加成本和實施難度,甚至做到屏蔽。

因是與客戶共同努力所得,存在情感認同,客戶的信任度極高,已具有明顯傾向,甚至于招標要求就是方案翻版。

因項目牽涉客戶的部門多,利益復雜,來自決策層的支持很有必要。

周期長,前期投入多,贏得項目概率大,回報也很高。長遠看,也符合公司戰略。

舉例:

?客戶多家工廠流水生產線負荷重,設備負載不均衡,常有停機或產能不足的現象發生。現場依靠生產線工人經驗進行調度安排,治標不治本。手工的生產報表并不能反映問題根源,運營總監非常頭疼。

銷售人員在第一時間獲得信息,與客戶生產或運營部對接,由技術專家到一線調研工藝和流水作業實情,為用戶梳理流程,提供可行的生產數據可視化解決方案。

在用戶需求明確,并獲得決策者支持后,較快解決預算問題。

而后作為實質的意向競標人,可考慮影響項目招投標方式,并做好商務應標工作。

因為方案的復雜性、客戶的認可度、項目的配合度,都幫助銷售人員建立了競爭壁壘。只要價格不離譜,基本能鎖定項目(起碼有最后再談的機會)。

第四種:(利益共通!)

客戶:無需求。偶爾有預算。銷售:打造客戶利益一體,共同創造新的需求。

舉例:

?用戶年度預算有余,需在年終前突擊花完。通常會冒出名義項目,又以購買產品為主。

銷售人員和客戶的交情深淺,決定了分到的一杯羹的大小。銷售人員應為客戶提供合理的理由,優化產品搭配,做好渠道控制。


從無到有,客戶的采購決策鏈很長,銷售切入的階段越早,遇到的競爭就會越少,獲得的回報也會越高。

現實情況

現實中碰上的基本都集中在第一和第二種,也因為如此,價格戰四處開花,低價中標都快成了贏取項目的標配。以至于有銷售人員擔心為他人做嫁衣,介入早,投入多,最后反而什么都撈不到,太傷士氣。

事實上銷售人員得多問問自己是否有足夠的項目控制力,琢磨在某些環節上是否有缺失;

若不是,那就是公司在定位和價格利潤上有保留,也正好說明這些客戶并不是你的最佳目標。

在此,我想借用自己現實案例的形式(不同銷售場景),來和大家交流技能提高、對策思考以及我當時應變處理。

項目有輸有贏,但經驗應當寶貴。

銷售人員沒有借口,不找理由,只有克服萬難,利用各種方法和手段解決客戶問題和協調公司內外資源,以達成銷售目的,進而成為真正的銷售能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PMP第五版考點匯總沖刺版 第一章引論 P2:《PMI道德與專業行為規范》詳細描述從業者在責任、尊重、公正、誠實方...
    文小夢閱讀 20,984評論 5 102
  • 藍河星夢 : http://www.360doc.com/userhome/1556309 李中瑩博客:http:...
    NLPer王濤and導圖讀書閱讀 670評論 0 0
  • 暴雨在沖刷,越來越燥熱的時節連沙暴都在陽光下疲憊從漠北到華北,從黑河到長江每一條大河都在爬起把水流向天空,淹沒發狂...
    劉漢皇閱讀 229評論 0 5
  • “從前的日色很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木心的一首《從前慢》將多少人的思緒勾起到從前。 “桃花謝了春紅,太匆匆” 春...
    傳奇小黑貓閱讀 382評論 3 5
  • 他問太陽,你會永遠陪伴在我身邊嗎? 太陽沉默不語,但一直在散發著暖暖的光。雖然太陽不會說話,但每天都有晨曦與夕陽,...
    冷峰MetalMax閱讀 440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