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Snow_Cy
2007年一部日本動畫開播了,動畫把日本武士、美式畫風、hiphop說唱三者完美地結合到了一起。作者山下友宏的這部作品是當時典型“東方不亮西方亮”的代表,這部動畫就是《爆炸頭武士》(Afro samurai)主題講的是“世界上有三種武士,一番,二番和其他”一番可以主導這個世界,只有二番才有權挑戰他,且二番還必須接受到其他武士的挑戰,就如今天的商界一般。《定位》這本書就如實地闡述了這一事實,當我看完這本書后越發覺《爆炸頭武士》的世界觀正是來自于《定位》。
一 自身定位
《定位》里其中一條理論就是:世界上的每一個第一名都具有巨大的影響力,而且其他人無法正面顛覆他的地位。讓我們打開腦洞仔細尋找身邊那些“無聲的戰爭”
1.可口可樂公司鶴立碳酸飲料行業,coke這詞都是他們家發明的,百事可樂在這方面永遠是萬年老二。你還能想起之前娃哈哈非常可樂么?
2.加多寶與王老吉撕逼大戰爭奪“中國涼茶第一品牌”,有沒有考慮過何其正的感受?
3.蘋果與三星在手機市場上無止境的對抗,這回三星的“王炸”事件,讓多少想爭奪“二番”稱號的手機廠商歡呼雀躍?
4.索尼公司引領世界隨身音樂設備產業數十載,哪怕apple的ipod再精致再炫酷,都無法爭奪索尼在隨身聽設備上老大的地位,論音質,論工業設計,apple都得靠邊站,誰讓walkman這個單詞是索尼自己造的呢,而這個單詞早已深入人心。
5.Apple憑借精準的受眾人群定位,加上優秀的系統,人性化的設計,高逼格的外形等優勢,培養屬于自己的忠實“果粉”,從此鑿開了微軟壟斷個人電腦系統的壁壘。
還有很多例子就不一一列舉了,這種大大小小的“戰役”就發生在你我身邊。在這個“先來為主”的商界,誰率先打進人們的大腦記憶中,誰就有絕對的優勢。所以在商界打拼的人首選要定位的就是公司自身,讓顧客知道你是干什么的之前,先了解自己在這一行業處于什么位置。
二 用戶定位
下一步就要知道能服務于誰,公司能為用戶提供什么?apple能為用戶提供最人性化的體驗,索尼隨身聽能為音樂愛好者提供最棒的音質,優衣庫能提供當下人們最需要的服裝而且保證價格實惠。這就是“用戶定位”。畢竟“你無法滿足所有人的需求”做公司如此做人也一樣,如果想讓所有人都喜歡你,那自己活得得多累?首選說明自己是什么人/公司,之后推出與自己/公司相符的產品(人:文章/歌曲/音樂/戲曲)最終會招來喜歡你的粉絲,而粉絲會組成小團體,畢竟喜歡的都一樣,或多或少會有一些相同點,這就是固定用戶群(粉絲群),可以給他們適當的優惠活動,線下交流,培養忠誠度,繼續讓他們多次消費。看到這里是不是覺得,自己走過最遠的路就是商家的套路呢?
《定位》中舉了不少商家作死的例子,都是因為想讓“更多的人接受我們的產品”而造成的,就猶如開家清真餐館,為了提高收益吸引其他民族光顧,在菜單里添加鹵煮一樣。可能你覺得這店家真蠢,但很多商人都這么做了,這是為什么呢?當然是為了錢,老顧客會納悶在想“這不清真館子么”的時候,新顧客會涌入,在老顧客還沒流失前,新的顧客就都加進來了,營業額確實會提升一陣,但最終會讓顧客們覺得“沒有歸屬感”而相繼離開。所以在一段時間內,擴大定位是一種飲鴆止渴的方法,這樣會把原來粉絲無法接納的人群招引過來,造成了偷雞不成反失米的后果。
三 品牌產品名稱定位
人是懶惰的生物,無論是思想上還是行為上。慣性思維造就了慣性行為,而營銷人員正是利用了這一特征讓人們走上了他的套路。起名字就稱為了關鍵所在,畢竟沒有幾個廠商能像索尼和可口可樂公司那樣,擁有“自創單詞”的能力。所以只能起一個一聽就知道是什么產品的名字尤為重要,作為在廣告公司打拼過的我深有體會,一個好的產品名稱和slogan得全公司頭腦風暴。玩文字游戲就成了廣告公司文案們每天面臨的工作。例如海飛絲/漢堡王/辣條等等一聽名字就知道是什么,給自己的產品起一個好名字,頂無數篇好營銷方案。《定位》中的一句話是這么說的“名字就像鉤子,把產品特性緊緊鉤在潛在顧客的心智中”。
四 下克上
那第一名就無敵于天下了么?不是的,所有的二番都在摩拳擦掌虎視眈眈地盯著一番,就如兩個高手過招,時刻處于“敵不動,我不動”的狀態。書中舉了一個速溶咖啡市場下克上的例子,當年麥斯威爾是這市場的老大,其發明了凍干速溶咖啡,結果起了個讓顧客一頭霧水的名字,雀巢公司看中時機,立刻研究凍干速溶咖啡并且推出,給它起了一個直截了當的名字,再配上大白話slogan,顧客居然把雀巢認為是凍干咖啡生產商,營業額暴增。可憐的麥斯威爾為對方做了嫁妝,從此一蹶不振,成為了速溶咖啡界的老二。行業老二的目標就是找準時機飛撲上去,用最快速度咬斷老大的喉嚨。
《定位》這本書每一章都是精髓,然后作者還用這本書為大綱,把許多章節擴寫成新書,可見這本書的意義。作為:營銷從業人員的圣經,它名副其實。作者帶你從他的角度看這個商界,在光鮮的企業背后,無聲戰爭一直都沒有停止過。
感謝您的鑒賞,本書的讀后感其實可以寫很多,可讀后感畢竟是我自身理解后的產物,真正的讀后感是屬于您自己的。所以我在這里推薦您好好地去讀讀這本書,不用速讀,僅用一個午后,在幽靜的環境中讓自己的思維波濤洶涌。如果您認為我的讀后感讓您對這本書有了極大的興趣,那還麻煩您點贊和關注,我會經常更新簡短的讀書筆記,為您推薦更多好書。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