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對孩子的期望是什么,快樂有社會責任感的人需要什么樣的能力?
自立,自主,有禮貌,有生存的能力,能讓自己過得好的能力,愛的能力。
2、 孩子什么樣的行為讓你崩潰?
無理由地發(fā)脾氣、尖叫、哭鬧;聽不進去父母說的話
當時的感受——不知道該怎么做才好了
現(xiàn)在說出來之后——感覺淡然了。
3、 挑戰(zhàn)與品格是一一對應,挑戰(zhàn)是成長的提示,是培養(yǎng)孩子的一個機會。
聽不進去父母說的話——有良好的傾聽他人的能力
無理由地發(fā)脾氣、尖叫、哭鬧——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
有點怕生人——大方展示、表達自己的能力
不好好吃飯、吃一半就跑去玩了——有良好的餐桌禮儀
4、 感受是最重要的,考慮對方的感受,跟孩子說話的語氣——尊重孩子,換位思考。
5、 父母覺察自己——可以做到,在生氣,想懲罰孩子的時候,大腦里想的是,為什么在孩子做的不好的時候,不聽話的時候,第一反應是懲罰而不是別的方法呢。這就是我來上本次課程的原動力。
6、 覺察記錄體會自己平時你是否尊重孩子?——大部分時間還是尊重孩子的,但是在生氣,被惹怒的時候,會有不尊重的行為和想法。
7、 列出你對孩子使用了哪些不當?shù)慕逃椒?/p>
訓、大聲吼,商量不通會威脅,在旁邊臥室里自己待5分鐘,拿手指戳額頭(我自己小時候也被這樣對待過,當時非常不喜歡,但是不知道為什么現(xiàn)在還是會用同樣的方式對待自己的孩子,這讓我感受很不好,所以特別想學習正面管教課程)
8、 體會這一周的行動是如何影響你的孩子的
今天(1月10日)雖然開會到家9點了,還跟孩子親子閱讀才睡覺(晚睡了),但是沒有動怒,沒有生氣,孩子也開開心心的。
9、 你對孩子的期望清單+你遇到的問題清單
聽不進去父母說的話——有良好的傾聽他人的能力
無理由地發(fā)脾氣、尖叫、哭鬧——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
有點怕生人——大方展示、表達自己的能力
不好好吃飯、吃一半就跑去玩了——有良好的餐桌禮儀
10、 觀察孩子使用啟發(fā)式孩子的變化,不注意方式的后果
使用啟發(fā)式——孩子開心,也配合,雖然達不到我的要求,但是不反抗;
不注意方式的后果——全家混亂,孩子反抗,大哭,家里每個人都不開心。
11、 從元旦之前看完《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之后,我們也建了一本《優(yōu)點記錄本》,把每天做的好的行為,點滴記錄下來,他也很開心,希望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