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
趙國的其他大臣都直言勸諫,沒能說服趙太后,因為他們只注重道理的正確性,卻忽略了趙太后作為一個母親的個人情感因素,把國家利益與趙太后的情感對立了起來,形成矛盾。觸龍采取講故事的方法,對癥下藥,從趙太后的個人健康和母子感情角度入手,把互相對立的勸諫關系,轉化為情感的理解和引導,幫助趙太后把情感與國家和子女的利益統一起來,化解了矛盾,順利達成勸諫目的。
先講個故事,再把事實加入,即先讓事實具備意義,再分享給他人,而非任由聽眾用他們心中固有的故事歪曲事實,如果你搞錯了順序,先列舉了事實,聽眾便會自行用他們心中的故事來解釋這些事實,這樣一來就難免歪曲你的事實,你若再想通過這些事實來影響他們,就非常困難了。因此,順序非常重要,如果沒有好的故事,寧可先把事實留著,等到你確信找到了最恰當的解釋時,再把事實拋出來。
運用故事思維,實際上是將道理、事實、需求等必要信息,從多個維度豐富起來,關注人們的情感因素,關注細節,讓人們能夠從聽覺、視覺、情感、想象等多方面來共同體驗,得到更真實豐富的多層次的感知。這些融入信息的故事與單純的信息之間的差別,就如同交響樂的豐富層次的聽覺享受之于單一樂器的聽覺享受。當人們得到多維的豐富感知時,更容易體驗到“身臨其境”的認同感,也就更容易接受隨之產生的影響。
他人把你的故事當成自己的故事,感受你的感受, 得出一樣的結論,相信你的話, 做你想要他們做的事
由他們自己做決定,
關系親密才聽得進
摒棄教條、模板、線性(貓咪的可愛 )
內容:
1、“我是誰”的故事
開場,讓人覺得有趣;親身經歷;引用。
2、“我為何而來”的故事
可以和1進行融合。如果是為了一個公益活動募捐,你的故事要證明這個項目的公益性。如果你的目的是謀求私利,也坦誠地表達出來,千萬不要把聽眾當傻子。真誠,可以讓聽眾迅速了解你的意圖,讓他們愿意幫助你。
3、“愿景”的故事
當聽眾知道了你是個怎樣的人,你來的目的之后,他們最想知道的,是你能給他們帶來什么好處。一個軟件創業公司的CEO講述了梵高的故事,向員工描繪了公司的愿景,激發了員工的創業熱情。
不同于“畫餅”式地描繪一個美好天堂,“愿景”故事還要把艱難、沮喪的細節加進去,這樣才真實可信。
4、授人以漁的故事
傳授技能時先讓他們知道學會這些有什么用,可以采用故事去啟發他們。
比如指導新來的接待員,只告訴他們控制臺上的各個按鍵并不能讓他們成為優秀的接待員。而如果你講一個優秀員工的故事——她能一邊安撫盛怒的客人,一邊定位到走丟了的CEO,同時幫你找到你的包裹,那新人就知道他們需要掌握的其實是同時處理多項事物的能力,而熟練操作控制臺只是其中的一環而已。
5、價值觀的故事
光說“我們重視正直的人品”是沒用的,你要舉例子,比如某個銷售員承擔了自己的錯誤,結果他的顧客反而將訂單增加了一倍。
任何價值觀,如果沒有在我們生活中實踐,就沒有任何意義。想要講述一個價值觀的故事,最好是親身經歷,如果沒有,也可以講他人的故事。
6、“我知道”你們在想什么的故事
察覺到觀眾的心思,然后講一個故事。這樣你不必明說,就能消除他們的顧慮,避免了正面沖突。
在為即將開始的管理會議暖場時,你可以和與會者說一個曾經開過的會。說說與會者的具體特征和個性,他們如何不愿意互相合作。這樣與會者就會明白你知道他們的擔憂,即使原先心懷芥蒂,也會放松下來,配合會議。
方法:
“沒有人知道誰才是真的你,他們只能通過自己的所見、所聞、與你的有限交流,以及別人對你的描述,總結出你是誰。”所以,你要成為別人眼中什么樣的人,都要從實際行動中去展現。
首先要學會去聆聽他人。聆聽能夠拉近你與他人之間的距離。你所投入的友好,對方都能夠感受得到。只有你真正理解了對方,才能夠理解對方的真正需求,講出適當的故事,來改變對方。
其次,想要影響他人,就要提早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系,
1、尋找模板:梳理自己的經歷,反復循環的主題,關鍵字,幫助你定義你是“誰”
2、尋找結果:回憶你通過努力得來的結果,是成功還是失敗,對你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3、尋找經驗教訓:你人生中最痛苦的危機、犯過最嚴重的錯誤,從中你獲得了什么。
4、尋找有效可用資源:你聽到過的故事是否可以為己所用?你自己在工作種的故事是否可以用在家庭上?收集這些故事,然后用來編新故事。
5、尋找弱點:談談你的軟肋;上次哭是什么時候;回憶一個尷尬的瞬間等等。
6、尋找未來的經驗:將你每天幻想的事情,加上現實生活中的人物,拓展成一個完整的故事,包含后面的結果——它們會如何結束,會影響到誰。
7、尋找故事的回憶:找一個另你難忘的故事并挖掘中的含義。試著復述你最喜歡的電影和書中的內容,表達你的觀點。
表達方式:
第一,要先入戲
跟演戲一樣,你得先入戲,你的情緒得到位,情緒如果不到位,你的語氣就會出賣你。
第二,善用身體語言
我們可以從手勢開始。假設你在講一個關于求婚的故事,伸出手掌,想象上面放著一個盒子。然后你用另一只手打開盒子,拿出鉆戒,作勢送給某人。通過你的手勢,人們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接下來是我們的身體,身體姿態表達了我們的情感。如果你跳上講臺,拍著巴掌,聽眾理所當然會認為你會講一個充滿活力的故事。身體語言還可以用來放緩或者加快故事的節奏。比如你可以通過站在舞臺的左、中、右側,來表達過去、現在、未來。
一個表情可以代替三四句話。比如要傳達你的驚愕、無語。你只需要張大嘴,瞪著眼睛,雙手攤開就可以了。你可以把自己講故事時的樣子錄下來,回放時關掉聲音,然后就會看到自己的表情有什么可以改進的地方。
哪怕是沉默,也是在表達你的情緒,甚至會起到擴音器的作用。比如你講到一個傷感的故事,沉默幾秒恰恰給了觀眾時間去咀嚼你的悲傷,故事的效果會更好。節奏飛快的會議中,你的沉默效果尤佳。不過時間不能太長,給人故弄玄虛之感。
第三,把握節奏
你可以通過身體的移動、適當的停頓和沉默來引起聽眾情緒的波動與共鳴。
岳云鵬說相聲為什么會讓你覺得聽著舒服、笑的自然,他靠的絕不是“哎呀,我的天吶”以及“五環之歌”,靠的就是節奏,對于節奏的把握我覺得可能更多地取決于“祖師爺賞飯吃”。
總之,你要達到的效果就是讓你的聽眾看到、聽到、摸到、聞到、嘗到你的故事,要讓他們身臨其境。
配合:
談判小組是一個4人團隊,每次根據不同的案子確定“主談判人”,誰有相同的經歷或者經驗誰就去負責談判,因為自己的故事最能打動別人。比如有個孕婦想要跳樓,當時正在懷孕的簡潔不顧危險主動要求負責談判,最后成功救人。
“副談判人”負責觀察細節,是“主談判人”的智慧支持,關注當事人說出的細節,他的穿著、表情等等方面。張智霖飾演的楊光就是因為在一次任務中發現了彭國棟沒有發現的細節才被刮目相看的,認同他的能力的。
還有一位負責搜集資料,并將資料第一時間告知負責談判的兩位,要做到知己知彼,才能找到談判的突破口。
以上摘抄自豆瓣書評
收集素材、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