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圈的讀書打卡會停止,這兩天在反思,閱讀到底是什么樣的一個過程。因為最初的目的是為了督促自己能夠去書中學到點什么,保持一個習慣,同時也可以分享給別人。但是現在覺得打卡的習慣對我來說是一種壓力,這個打卡中間有停過,但是不代表那兩天我沒有閱讀。我發現有時自己會在讀書的時候刻意想著要去分享一些什么,而不是全然享受閱讀的這個過程。值得欣喜的是,現在基本每天能夠保持看書的習慣了。至于后續會不會堅持閱讀,我不能夠肯定,但至少目前這似乎已經成為我的一個真正的愛好。
以前也會看書,但常常要么是因為一些雞湯勵志書,看過就算;要么是因為買的書籍太難,看幾頁就扔在邊上了。有時候也會因為追求閱讀的數量而去讀,想想正兒八經的看的有收益的很少,我不是個聰明的人,在閱讀這條道兒上走過的彎路真不算少。
最近有兩點想法:
1.閱讀是一個由淺至深的過程。很多書的作者可能在平時生活中是鳥都不會鳥你的,思想、見識根本不是在一個級別上的,要讀懂他的書,恐怕是要費很大的力氣的。所以不要因為別人的推薦而去閱讀深奧的書籍,適合別人的不一定適合自己,剛開始讀的時候還是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書,否則信心很可能因此而遭受嚴重的打擊。慢慢來,多閱讀一些適合自己的,日積月累,肯定會有所提高。
2.閱讀不僅僅是讀,更是一個很重要的思考過程。叔本華說:只有通過把每一真實的知識相互比較,把我們的所知從各個方面和角度融會貫通以后,我們才算是完全掌握這些知識,它們也才真正地為自己所用。可見閱讀只是我們學習,并且培養思考能力的一種重要方法,而不是任別人的大量觀點流入自己的頭腦,影響自己的思考。千萬不能失去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
雖然打卡停止了,但以后有想法的話還是會在朋友圈分享,但愿大家不要嫌棄我啰嗦,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