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需要付出代價的,而最常見的代價就是----我不再是眾人口碑中的好人。
村上春樹如是說:不管全世界怎么說,我都認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確的。無論別人怎么看,我絕不打亂自己的節奏。喜歡的事情自然可以堅持,不喜歡的怎么也長久不了。
控制者需要知道:盡管自己的感受如此真切,但他并非事實,要通過觀察對他保持一個距離。有時能深入其中,有時能跳出來觀察它。觀察者的位置可以讓我們恢復理性。
被控制著有很多事情要做:1、覺知自己頭腦與身體的分裂,知道很多時候頭腦發出的聲音并非自己的,而是控制者在說話:
2、告訴自己,要做什么事情,常常有一個理由就夠了---我想這么做!你不需要說服別人,不需要別人批準;
3、在小事情上,如吃喝拉撒睡,開始和控制者對峙后,最好是找好一個點,持續和控制著溝通、交流、對峙,一次次向對方說:我是我,我有我的想法和選擇;
4、對峙時,采取這樣的態度---不含故意的堅決。我很堅決地守住我的立場,但我沒有敵意;
5、在一起時,對控制著有點耐心,特別是它們失控時,知道那對他們是很可怕的體驗;
6、你可以遠離控制者,讓你不能遠離的,常是你內心嚴重的內疚感;你覺得遠離他們,他們會死掉。
中國式好人1、自我控制是一個很深的東西,會嚴重阻礙我們的心,阻礙我們打開自己的世界,與別人建立親密關系;
2、自我控制最常見的一個現象是,一個人會有意無意的設定一些程序,按部就班的生活,若程序被打破,會很難受,為了保護程序不被打破,會將人際關系減少到最低;
3、比較極端的,是將親人排除到程序之外,結果是,親人感覺,在他面前宛如透明
好人的能量,常常是向內塌陷的。沒有敵意,也沒有熱情。年輕時,他或她的好,還帶著熱情和人味。到了中年,逐漸淪為一種空殼,只有行為,但沒能量流動。到了晚年,若終于不用理會任何人,那么會完全塌陷在自己的孤獨世界中,不交往,甚至家務也不做,自己的心收獲了安靜,但一片死寂。
知道自己有多敏感,知道別人和自己一樣敏感。這是自尊和尊重他人的開始。
偽裝成一個好人,對于活出自己,活出愛,沒有多少意義。愿大家都能活出真實的自己,以及真實的愛。
真正的好,是那種我存在你也存在,我愛你,因我有豐沛的愛,而且我真不需要你回報,而你真回報,我也坦然笑納。
“中國式好人”他們的好是討好,而討好,是你存在我不存在。但討好,本質上是一種防御,反而將討好者與他人隔離開,他們發現自己付出了一切,,卻什么都沒得到,那時就會生出怨氣。越是超級好人,他們的怨氣越可怕。
為了避免教育出中國式好人的建議:
1、在孩子最小的時候,特別是一歲前,給予無條件的愛,特別是媽媽,要在感情上與孩子盡情地互動,和孩子經常有皮膚接觸。這時的愛必然要伴隨著親密與互動,而只是非常緊張地照顧孩子的物質與安全需要,那么,孩子不會感覺到愛,他會覺得,真實的自己是糟糕的,不值得愛的,他得成為另一個人才能被愛;2、當孩子逐漸有能力開始探索外部世界時,給孩子自由,讓孩子按照他自己的感覺、聲音去探索世界,讓孩子知道,他的內在是足以成為他行為的憑借的。3、特別重要的是鼓勵孩子的流露,而活力有兩個重要的表現,一個是創造力,一個是性。中國父母需要深刻學習,才能懂得尊重孩子的活力與性能量的流動和表達。
巴菲特的教誨:尊重你自己的感覺,你也是別具一格,別人越是喜歡對你說三道四,這時候你要做的是,堅持你自己的感覺。
你必須只能從你自己出發,每個人都是一個能量體,你需要展開你的各種能量,與其他能量體建立鏈接,這份鏈接越飽滿,你就越能發現,自身的能量是好的,別人的能量也是好的,當這份鏈接大道極致,所謂證誤就會發生。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