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總是有很多的“好人”,他們總是過于關心別人的生活。這些人有些是你的親人,有些是你的朋友。他們關心你所有的細節,希望你在他們眼中是完全透明沒有秘密的。
不要打著為別人好的的旗號,插手別人的生活。
這些人掛在嘴上最多的話就是:我這是為你好,我才問你。我是一個希望有獨立的空間的人,有些事情,我想說的時候你可以問。有些事是一種傷痛,但是卻有太多的人打著為你好的大旗,一遍一遍的揭開你的傷口。并不斷的往你傷口上撒鹽。
他們總是以他們的經驗來品評你的生活。他們只看事情的結果,從來不看過程和原因。
這是我的生活,怎么過是我的事情,于你無關。
一到過年,親戚朋友又聚到了一起,聊天中就開始對比,你年薪多少呀,買房買車了嗎?孩子上幾年級呀,考試考第幾呀。
每年都在攀比中度過。有錢有房有車的覺得有面子,生活條件差一點的覺得有點顏面掛不住。孩子也是一樣,本來已經很努力了,可是還是被說不如誰家的誰。
可是不管我有錢沒錢,這都是我的生活。也許我現在不富裕,可你怎么知道我不努力?怎么判斷我就會一直過某種日子。
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是否快樂和幸福。
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對幸福和生活的定義。對于我來說,也許早起能喝到一杯暖暖的豆漿就是一種幸福。也許能在孩子需要的時候我在他身邊,就是一種幸福。你不是我,怎知我的想法。
相信很多全職媽媽和我一樣,本來計劃孩子上了幼兒園就可以去上班,結果發現,即便是上學了,孩子還是要接送的,偶爾生病了,還需要你全職的照顧。幼兒園定期都會有親子活動,你也需要出席。哪個單位能允許你經常耽誤工作去照顧孩子,休息的時間也就算了,平常工作的時間怎么辦。你走了,你的工作誰來做。
在這種壓力下,你還要面對各種方向來的壓力,自己的爸爸媽媽還好,他們更多的擔心是你的未來,怕你將來沒有工作,沒人管。而總有那些“好人”又會出現,他們經常出現在你的敏感對立面,你婆婆的那一方。
經常去關心你的婆婆,對你婆婆說:你看你家就兒子一個人工作,要養活你們一大家人。這要是累倒了,怎么辦?你們將來還是要讓他養老的。還有啊,你這體格可不能去帶孩子,現在的孩子可不好帶。
于是,你的老婆婆在關心他兒子的前提下,會和你說,要不你出去工作吧,孩子可以送去長托嘛。我試問一下,這是我的兒子,你不忍心你的兒子勞累,我就忍心我的兒子,一周6天交給陌生人從早上看到晚上嗎?
做你自己,不要管那些所謂的為你好
人生不過短短數十年,能真正屬于自己,屬于自己孩子的又有幾年。相比金錢,陪伴和親情更為寶貴。不要讓那些所謂的好的,擾亂你的心。
喜歡我就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