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情緒不處理問題。有情緒的時候應該看是什么東西引起你的情緒。
在關系中,我們常常覺得關系的那一方是引起我們情緒的罪魁禍首。其實不然,對方只是啟動了我們的情緒按鈕罷了。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一個女孩長得又高又胖。如果這個時候有人譏諷她,你長得太矮了。這個女孩兒無非是覺得對方無理取鬧,立馬就會反唇相譏回去。她會很生氣,但是不會有很大的情緒。因為她對自己的身高是有自信的。但如果有人諷刺她長得太胖了,是個肥婆。如果這個女孩對自己胖的這個事情非常的介懷,比因此有些自卑的話,那對方說的話無疑就是一把匕首,會深深地刺傷她,一種被羞辱的感覺就會從內心油然而發。
你看我們感覺別人傷害了我們,產生情緒,事實上是對方按動了我們的情緒按鈕。
所以在有時候,你會看到,有人說了一句話,不同的人會對這句話有不同的反應。
所以當我們在生活中有情緒的時候。不要忙著怪罪對方,而是要靜下心來去探索自己的內心,到底自己的這個情緒按鈕是怎么建立起來的?當你追根溯源找到自己情緒的來源的時候,你這個情緒按鈕也就會慢慢的消除。不再會因為別人的一些言行而讓自己情緒起伏。
在情緒的當下,如何讓自己冷靜下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要建立鏈接。建立跟自己身體的鏈接,比如呼吸,感知自己的身體。建立自己跟這個大自然的鏈接,感知周圍的空氣植物、環境。
今天我們分享了建立連接感的三個步驟,分別是覺知焦慮、暫停法以及建設性交流,通過有效踐行這三個方法,可以讓關系變得更好。
當我們能夠更好地感知自己的時候,也有更好的感知別人情緒的能力。就會變得更寬容更包容,更有接納力。當然,在人際交往中就會越來越順遂。